

其实,每个自考生在决定参加自考之前,都事先了解过所报课程的通过率,如果通过率高,就会觉得自己有很大的概率能通过;如果通过率低,就会觉得自己通过肯定没戏。那么自考的通过率是怎么样会比较难吗?下面由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自考是有难度的,尤其是现在大部分自考生都是在职状态,这一类人群的复习时间少,精力有限。而自考考试的题型,不管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都涉及到上百个知识点,如想全部记住的话,不下狠功夫是很难做到的。所以,这就流出了自考难度比较大的这一说法。
自考也有大自考和小自考,大自考即是完全通过自己自学,不借助任何辅导班的长线自考,并且大自考全国平均通过率一般在10%--30%左右。而小自考俗称自考独立办班。小自考就是人们一般说的短线自考。这种自考主要是参加一些办学单位组织的助学班,同时也就国家的政策即办学单位自己能够组织一些科目的考试,另一部分科目是参加国家组织的国家统一考试。也就是说你的考试科目一部分来自国家,一部分来自你在的办学单位,这种自考要相对简单些,基本上通过率在80%以上。
有数据统计,我国自考的平均通过率在10%-30%这一区间内,正常情况下按一个考期能报考两科算,那么一年就能考6科,一年大概能通过4-6科左右,所以这么算下来考完需要两年多一点,再加上申请毕业的时间,完成这一流程大概需要两年到三年左右。在当今社会,人们普遍都有自制力差、无法专注这一特性,这会使得大部分人很难坚持到底。假如考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知识点没有记忆到位,在考试中靠个人的理解和记忆的碎片拼凑出答案,要想得到满意的分数,并且还期望改卷老师心地善良且手下留情是不太轻松的,就导致自考通过率在30%左右。
所以综合以上数据且能看出自考的难度源于自己,有足够的时间足够的学习通过率也是很可观的。如果要详细了解更多(本文相关)信息,可以在线咨询或电话咨询。
免责声明: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联系邮箱:543779269@qq.com。
在中职升学体系中,中职学考和职教高考常被考生混淆。其实两者虽有衔接,但定位、考核、用途截然不同,直接影响升学路径选择。本文从5大核心维度拆解差异,帮中职生和家长精准区分,避免备考走偏。
对于备战广东省高职高考(又称“3+证书”考试)的考生而言,精准掌握本地加分政策是提升录取概率的关键。广东省教育考试院每年会发布专项加分政策,结合2025年最新要求,加分项聚焦特殊群体、技能竞赛、优秀表现三大维度,且有明确的申报规范。本文为考生梳理具体加分项目及实操要点。
“高职高考能加分吗?哪些情况可以享受到加分?”每年高职高考报名阶段,加分政策都是考生和家长最关注的焦点之一。事实上,各地针对高职高考(又称“3+证书”考试)均设有明确的加分政策,涵盖特殊群体、技能竞赛获奖等多个维度。
在综合素质评价填写中,专业与学校选择需结合自身适配性、规划逻辑及呈现重点,避免盲目填报。
在专升本志愿填报中,不少考生因无法准确识别 “联合培养” 专业,要么误报非联培专业错失实践资源,要么漏报联培专业错过低分升学机会。实际上,“专升本联合培养” 专业有明确的官方标注与信息来源,只需通过 “查渠道、看标注、核细节” 三步,就能精准识别。2026 年考生可按以下方法操作,避免志愿填报失误。
在专升本联合培养报考中,不少考生担心遇到 “企业订单绑定就业”“强制安排实习”“隐性额外收费” 等问题,影响学习体验与权益。实际上,这三类情况在联合培养中可能存在,但需区分 “政策允许的合理情形” 与 “违规侵权行为”,并非所有联合培养都有此类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