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空航天事业是一个极其庞大、复杂、综合的系统工程,因此,从广度上讲,航空航天专业是一个基本涵盖了理、工、文等领域的综合专业,那么对于一些高校的关于航空航天类,一些家长存在着一定误区有?
1、认为航空航天院校等于军校。在我国,除了部队所属院校外,设立航空航天专业的高校已经有21所了,其中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的高校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6所,教育部所属高校有清华大学、厦门大学、湖南大学等7所,交通运输部所属高校有中国民航大学,地方所属高校有长春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南昌航空大学等7所。这些都不是军校。
2、认为学航空航天专业是男生的专利。这里明确地说,任何制度不存在性别歧视和不录取女生到相关专业的问题。进入大学后,男生女生学习是一样的。但理工科院校男多女少是普遍现象。
3、认为航空航天高校是培养飞行员或航天员的。在这些高校中,基本上都设立了培养飞行员的专业,但这不代表着高校航天专业的培养目标就是飞行员或宇航员,其培养目标是航天工程领域的技术与管理人才。除了飞行员专业对身高和性别有一定要求外,其他专业并没有这方面限制。
4、认为考入航空航天大学就一步登天,其实,航天事业是一项寂寞、艰苦的工作,许多航天人在偏僻的地方默默无闻地辛勤工作。他们没有很高的收入、没有喧嚣的都市生活,靠着一股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奉献终生的精神,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理想来努力工作。
5、由于我国的航空工业还处于发展阶段,加上大部分航空航天企业分布在沈阳、成都、贵阳等地,待遇也不是很高,所以很多毕业生一般不情愿去这些单位,大部分学生还是愿意去外企、留京,或者留在研究所,或者通过考研转专业来从事其他行业的工作。在系统内单位就业于一些像航空航天研究所或飞机制造集团这样的国防单位不少,也有在各个机场航空公司的。
最后告诉大家,航空航天类专业的开设院校可以说都是"大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还有中国民航大学、中国民用航空学院和南昌航空大学等。
免责声明: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联系邮箱:543779269@qq.com。
在综合素质评价填写中,专业与学校选择需结合自身适配性、规划逻辑及呈现重点,避免盲目填报。
在专升本志愿填报中,不少考生因无法准确识别 “联合培养” 专业,要么误报非联培专业错失实践资源,要么漏报联培专业错过低分升学机会。实际上,“专升本联合培养” 专业有明确的官方标注与信息来源,只需通过 “查渠道、看标注、核细节” 三步,就能精准识别。2026 年考生可按以下方法操作,避免志愿填报失误。
在专升本联合培养报考中,不少考生担心遇到 “企业订单绑定就业”“强制安排实习”“隐性额外收费” 等问题,影响学习体验与权益。实际上,这三类情况在联合培养中可能存在,但需区分 “政策允许的合理情形” 与 “违规侵权行为”,并非所有联合培养都有此类问题。
通过专升本联合培养获得本科学历后,不少考生担心 “联培” 标签会影响后续考研、考公、考编,甚至误以为 “学历认可度低,报名会被拒”。实际上,联培升本属于全日制普通专升本范畴,学历效力与普通专升本完全一致,在考研、考公、考编中无额外限制,仅需满足各类考试的统一报考条件。
在专升本联合培养学习中,部分学生因 “专业兴趣不符”“家庭地域变动” 想转专业或转学,却担心 “联合培养模式特殊,调整无门”。实际上,这类调整并非完全不可行,但受 “省教育厅统筹政策”“校校合作协议” 双重约束,比普通专升本(非联合培养)更严格,且需所有合作主体一致同意。
在专升本联合培养报考中,学费收取标准是考生关注的实际问题 —— 不少人疑惑 “全程在专科上课,学费按专科收还是本科收?”“分段上课会不会两边收费?”。实际上,专升本联合培养学费有明确政策依据,无论培养地点在哪,均统一按合作本科院校的同专业学费标准收取,与专科院校学费无关,仅部分特殊情况有细微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