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改变命运,技能成就人生
公众号
  • 空乘专业公众号

    空乘专业公众号

  • 留学公众号

    留学公众号

  • 艺术教育公众号

    艺术教育公众号

  • 职业教育公众号

    职业教育公众号

育人信息网-职业教育,单招,中专,艺考,留学,高校升学信息咨询服务平台

职业教育

电话
咨询时间:9:00 ~ 23:30
400咨询热线
  • 留学咨询热线留学咨询热线

    400-6666-588

  • 航空专业咨询热线航空专业咨询热线

    400-6028-090

  • 职业教育咨询热线职业教育咨询热线

    400-0035-665

  • 艺术专业咨询热线艺术专业咨询热线

    400-6608-211

到底什么叫 “联培”?和统招有啥区别?

发布时间:2025-09-19 12:32:47

在硕士升学中,“联培” 常与 “统招” 一同被提及,但不少考生对 “联培到底是什么”“和统招有啥不一样” 存在困惑,甚至误将两者等同于 “档次差异”。实际上,“联培” 是一种特殊的培养模式,“统招” 是招生方式,两者并非对立关系,却在培养主体、资源分配等方面有显着不同。2026 年备考学生需先理清概念,再结合自身需求选择。

一、先搞懂:什么是 “联培”?核心是 “多方合作培养”

“联培” 全称为 “联合培养”,指由两所及以上独立办学单位(如高校、科研院所、企业) ,基于共同的培养目标,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承担教学与实践任务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核心是 “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打破单一单位的培养局限,让学生同时享受多平台资源。

联培并非仅存在于硕士阶段,本科、博士阶段也有,但硕士阶段的联培最常见,主要分两类:

学术型联培:多为 “高校 + 科研院所” 合作(如北京大学与中科院物理研究所联培),侧重学术研究,学生前 1-2 年在高校修课,后 1-2 年在科研院所参与课题研究;

专业型联培:多为 “高校 + 企业” 合作(如上海交通大学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联培),侧重实践能力,学生部分课程在高校完成,核心实践环节在企业开展(如参与企业项目研发、岗位轮岗)。

例如,某 “计算机技术” 专业联培硕士,前 1 年在高校学习 “人工智能基础”“编程算法” 等理论课程,后 2 年进入合作的互联网企业,参与 “用户行为分析系统” 开发项目,企业导师与高校导师共同指导论文,毕业需提交项目成果报告。

二、关键对比:联培与统招的 5 大核心区别

“统招” 即 “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录取”,是硕士招生的主要方式(多数硕士为统招录取)。联培硕士大多通过统招方式录取(少数为专项计划),但录取后的培养过程与普通统招硕士(非联培)差异明显,主要体现在 5 个方面:

对比维度 联培硕士 普通统招硕士(非联培)
1.培养主体 多主体(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共同负责 单一主体(仅招生高校)负责
2.培养模式 工学交替 / 分段培养(如 “高校修课 + 院所 / 企业实践”) 集中在高校内培养(课程+校内实验/实习)
3.资源获取 多平台资源(如院所的顶尖实验室、企业的项目数据) 高校自有资源(校内实验室、合作实习单位)
4.导师配置 双导师/多导师(高校导师+院所/企业导师) 单导师(高校校内导师)
5.毕业要求 多结合实践成果(如企业项目报告、院所科研论文) 以学术论文/设计(如毕业设计)为主

具体差异解析:

培养主体与模式:联培 “跨单位”,统招 “校内闭环”

普通统招硕士的培养全流程由招生高校独立完成,课程、实验、实习、论文指导均在高校内或高校合作的单一单位开展(如高校指定的实习医院);

联培硕士则需在多个单位间衔接,例如学术型联培生需在高校与科研院所间往返,专业型联培生需平衡高校课程与企业工作节奏,对时间管理能力要求更高。

资源与导师:联培 “多资源 + 双导师”,统招 “单资源 + 单导师”

普通统招硕士的资源局限于高校自身(如校内实验室设备、图书馆文献),仅由高校导师指导;

联培硕士能接触到高校外的优质资源(如中科院的国家级科研项目、华为的 5G 技术研发平台),且有 “双导师”—— 高校导师负责理论与论文框架,院所 / 企业导师负责实践指导(如教学生使用专业仪器、解决项目难题)。

毕业要求:联培 “重实践结合”,统招 “重学术 / 校内成果”

普通统招硕士(尤其是学术型)毕业多要求发表期刊论文、完成校内实验课题;

联培硕士毕业要求更灵活,学术型联培生可提交科研院所的课题报告替代部分论文要求,专业型联培生可将企业项目成果(如技术方案、专利)作为毕业考核依据。

三、常见误区:别混淆 “联培” 与 “统招” 的 3 个关键点

误区 1:联培不是 “独立招生类型”,大多需通过统招录取

联培是 “培养模式”,不是 “招生渠道”。多数联培硕士需和普通统招硕士一样,参加全国硕士统考、过线后复试录取,仅少数专项联培项目(如 “校企合作专项计划”)有单独招生名额,但仍属于统招体系内。

误区 2:联培毕业证无 “特殊标注”,与统招学历效力一致

除 “中外联合培养”(部分会标注 “中外合作办学”)外,国内联培硕士毕业后,颁发的毕业证、学位证与普通统招硕士完全一致,无 “联培” 字样,学信网可查,考研、考公、就业时学历认可度同等,不存在 “联培学历档次低” 的情况。

误区 3:联培不适合所有人,需匹配个人发展目标

适合联培的情况:想走科研路(需学术型联培资源)、想进特定行业(需专业型联培的企业资源);

不适合联培的情况:适应能力弱(难以应对跨单位衔接)、想专注学术理论(普通统招的校内培养更连贯)。

四、2026 年选择建议:按 “发展目标” 选,不盲目跟风

想走科研 / 进科研院所:优先选 “高校 + 顶尖科研院所” 联培

如申请 985 高校与中科院、航天科技集团研究院的联培项目,能积累科研经历、接触行业大牛,为读博或进科研院所工作铺路。

想进企业 / 看重实践:优先选 “高校 + 行业龙头企业” 联培

如申请与华为、腾讯、比亚迪等企业的联培项目,实践期间可积累项目经验、获得企业导师推荐,毕业时比普通统招硕士更易进入目标企业。

想专注学术 / 适应稳定节奏:选普通统招硕士

若计划毕业后考公、读博或进入高校任教,普通统招硕士的校内培养更连贯,无需应对跨单位衔接的麻烦,能集中精力提升学术能力。

联培是 “模式差异”,统招是 “招生基础”

“联培” 不是 “低档次” 的代名词,而是为特定目标学生设计的 “优质资源整合模式”;“统招” 是多数硕士的录取途径,联培硕士也多源于统招。2026 年考生无需纠结 “联培还是统招”,而是要先明确 “自己想走科研还是实践路”,再看目标院校是否有匹配的联培项目 —— 适合的培养模式,比单纯纠结 “概念差异” 更能助力未来发展。

上一篇:联培硕士一般选什么人去?2026 年选人标准解析 下一篇:联培生将来专升本/考研/考公受限吗?
咨询咨询

免责声明: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联系邮箱:543779269@qq.com。

相关文章推荐

合作伙伴

  • 朗园盛德(北京)教育投资有限公司

    朗园盛德(北京)教育投资有限公司

  • 知云时代(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知云时代(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学艺知云(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学艺知云(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中嘉未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中嘉未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知云中航(天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知云中航(天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赛尔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赛尔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教育创新发展专业委员会

    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教育创新发展专业委员会

  • 赛尔知云(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赛尔知云(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山东(潍坊)公共实训基地

    山东(潍坊)公共实训基地

  • 择校一网通

    择校一网通

  • 留学路

    留学路

  • 高中生在线

    高中生在线

快速咨询
育人TOP

上学如此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