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 年 6 月 19 日,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机构 Quacquarelli Symonds(QS)公布了备受瞩目的「2026 年 QS 世界大学排名」。此次排名涵盖了 106 个国家或地区的 1500 多所院校,规模空前。在这份极具影响力的榜单中,港澳高校凭借自身实力大放异彩,为内地学生提供了更具吸引力的升学选择。以下为你详细解读港澳高校在 2026 年 QS 世界大学排名中的表现。
2026QS排名 | 大学 |
11 | 香港大学 |
32 | 香港中文大学 |
44 | 香港科技大学 |
54 | 香港理工大学 |
63 | 香港城市大学 |
244 | 香港浸会大学 |
285 | 澳门大学 |
440 | 澳门科技大学 |
530 | 香港教育大学 |
701-710 | 岭南大学(香港) |
781-790 | 香港都会大学 |
901-950 | 澳门理工大学 |
香港高校:多所院校实现突破性跃升
香港大学:强势攀升,位居全球第 11 位
香港大学(港大)在本次排名中创造了历史,跃升至全球第 11 位,稳居亚洲第二。在 2025 年攀升至全球第 17 位的基础上,港大再次实现重大突破。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其在多个维度的卓越表现。在学术声誉方面,港大位列全球第 24 位,较去年上升 5 位;雇主声誉指标中,港大位列全球第 16 位,充分证明了其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强劲竞争力。在科研实力上,港大论文引用率指标位列全球第 37 位,尤其在医学、法学、商科等优势领域,研究成果备受国际认可。此外,国际化水平的稳步提高也是港大排名提升的关键因素,国际师生比例指标位列全球第 18 位,校园内汇聚了来自 90 多个国家的学生,多元文化氛围浓厚,促进了学术交流与创新。
香港中文大学:排名上升,位列全球第 32 位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在 2026 年 QS 世界大学排名中跃升至全球第 32 位,较去年跃升四位,创下自 2010 年排名设立以来的最佳成绩。本年度排名评估了全球逾 1,500 所大学,中大成功跻身全球前 2%。中大在九项评核指标中表现出色,其中国际教员占比获得满分 100 分,单位教员论文引用率达到 95 分,教员学生数量比也处于优势地位。中大拥有 32 个学科进入 QS 世界排名前 50,如护理学、语言学、传媒学等专业,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在教学与研究方面,中大不断投入资源,推动学科发展与创新,吸引了众多优秀学者和学生,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香港科技大学:稳步提升,位列全球第 44 位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在本次排名中上升三位至全球第 44 位,彰显了其对学术卓越、开创性研究及国际化教学的不懈追求。科大在学术声誉、研究成果及国际化方面表现突出,并在教育及就业指标方面取得明显进步。科大汇聚了来自逾 40 个国家的教研人员和来自 80 多个地区的学生,国际化程度高。在学科领域,其工程与技术专业连续 10 年位列全球前 30,与企业合作开展的科研项目成果显着,如与比亚迪共建 “具身智能联合实验室”,研发的工业机器人应用于深圳制造业,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为香港及大湾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也提升了学校在行业内的认可度和影响力。
香港理工大学与香港城市大学:百强之内,各展优势
香港理工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同样表现不俗,均位列全球百强。香港理工大学在多个专业领域实力强劲,其设计学院在全球享有较高声誉,培养了众多优秀的设计人才,在艺术与设计学科排名中表现出色。香港城市大学在计算机科学、工程技术等领域发展迅速,注重产学研结合,与企业紧密合作开展科研项目,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其毕业生在相关行业颇受雇主青睐,在雇主声誉等指标上取得较好成绩,助力学校在综合排名中保持稳定且有上升趋势 。
澳门高校:持续发展,展现独特魅力
澳门大学:稳步前进,学科建设成果显着
澳门大学在 2026 年 QS 世界大学排名中也在持续进步。澳门大学入选 “粤港澳大湾区高校联盟”,在教学与科研方面不断投入资源。学校部分专业采用中英双语授课,对内地学生适应性友好。在学科建设上,澳门大学的多个学科在国际上逐渐崭露头角,如计算机科学、工商管理等专业,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展国际合作研究等方式,提升了学科的国际影响力,在 QS 相关学科排名中稳步上升,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其他澳门高校:特色专业优势初显
澳门科技大学、澳门城市大学、澳门理工大学、澳门旅游学院、澳门镜湖护理学院等高校,虽在综合排名上暂未进入前列,但在各自特色专业领域优势明显。澳门科技大学的中医药专业,依托澳门独特的中医药产业资源,开展深入研究与教学实践,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澳门旅游学院在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等专业领域,凭借澳门作为国际旅游城市的地域优势,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与实践机会,教学质量备受认可;澳门镜湖护理学院专注于护理教育,培养的护理人才在澳门及周边地区医疗行业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些高校通过发挥特色专业优势,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与国际影响力,在相关专业排名中逐渐获得更多关注。
在 2026 年 QS 世界大学排名中,港澳高校的出色表现为内地学生提供了更多优质的升学选择。内地学生应充分了解港澳高校的招生政策、排名变化及专业优势,结合自身情况合理规划,积极准备,把握机会,开启在港澳高校的精彩求学之旅。
免责声明: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联系邮箱:543779269@qq.com。
在专升本志愿填报中,不少考生因无法准确识别 “联合培养” 专业,要么误报非联培专业错失实践资源,要么漏报联培专业错过低分升学机会。实际上,“专升本联合培养” 专业有明确的官方标注与信息来源,只需通过 “查渠道、看标注、核细节” 三步,就能精准识别。2026 年考生可按以下方法操作,避免志愿填报失误。
在专升本联合培养报考中,不少考生担心遇到 “企业订单绑定就业”“强制安排实习”“隐性额外收费” 等问题,影响学习体验与权益。实际上,这三类情况在联合培养中可能存在,但需区分 “政策允许的合理情形” 与 “违规侵权行为”,并非所有联合培养都有此类问题。
通过专升本联合培养获得本科学历后,不少考生担心 “联培” 标签会影响后续考研、考公、考编,甚至误以为 “学历认可度低,报名会被拒”。实际上,联培升本属于全日制普通专升本范畴,学历效力与普通专升本完全一致,在考研、考公、考编中无额外限制,仅需满足各类考试的统一报考条件。
在专升本联合培养学习中,部分学生因 “专业兴趣不符”“家庭地域变动” 想转专业或转学,却担心 “联合培养模式特殊,调整无门”。实际上,这类调整并非完全不可行,但受 “省教育厅统筹政策”“校校合作协议” 双重约束,比普通专升本(非联合培养)更严格,且需所有合作主体一致同意。
在专升本联合培养报考中,学费收取标准是考生关注的实际问题 —— 不少人疑惑 “全程在专科上课,学费按专科收还是本科收?”“分段上课会不会两边收费?”。实际上,专升本联合培养学费有明确政策依据,无论培养地点在哪,均统一按合作本科院校的同专业学费标准收取,与专科院校学费无关,仅部分特殊情况有细微调整。
不少考生担心:专升本联合培养若两年都在专科院校上课,会错过本科院校的优质资源(如图书馆、实验室、师资),导致学习资源 “打折”。实际上,两年全程在专科上课的联合培养,资源并非 “绝对缩水”,而是 “适配性调整”—— 专科院校的实践资源更贴合需求,本科院校也会通过多种方式补充核心资源,关键看 “资源是否匹配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