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招生录取是学校的生存之道,那么2023年对口升学招生录取程序及工作要求都有哪些?
一、对口升学使用WebST安全客户端软件和“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录取系统-院校子系统(2012版)”软件,进行远程录取。院校登录服务器所需的信息另发。
按照教育部“密钥工程”建设要求,所有招生院校必须使用院校密钥才能进行录取。各院校要及时与省招生考试管理中心服务器进行联机登录测试,检查网络是否畅通;硬件设备是否符合要求;安全客户端软件和院校录取子系统安装是否正确。如登录有问题,请与省招生考试管理中心联系。
二、对口升学第一批本科院校7月15日开始录取,招生院校下载新生录取信息并进行录取审核。第二批本科院校和专科(高职)院校录取时间另行通知。
三、招生院校下载数据后,要认真核对招生计划,若有差错,及时与省招生考试管理中心联系。
四、阅档、退档和审核。招生院校必须在规定时间内下载考生电子档案进行阅档,确定预录取考生和预退档考生名单,然后提交省招生考试管理中心审核,审核通过的可以办理录取手续或进行退档。未按规定时间要求完成相关环节工作的院校,应及时与省招生考试管理中心联系沟通;对不及时沟通、无故拒绝联系或故意拖延时间的院校,省招生考试管理中心将根据所发出的考生电子档案,按有关院校招生计划数及录取规则结束录取。
五、志愿征报。对口升学不另行组织补录,在各批次院校录取过程中,由于考生填报志愿不平衡,以及个别考生放弃录取机会产生的缺额,将及时在“山西招生考试网”公开征报志愿,并按成绩、按征报志愿,从高到低择优投档录取。
六、录取审核。招生院校将拟录取考生名单报省招生考试管理中心,经审核确认后形成录取考生数据库,并据此打印录取花名册,加盖“山西省招生考试委员会对口升学录取专用章”。院校根据录取花名册签发录取通知书。
七、考生的档案均为电子档案,无纸介质档案。院校按有关程序下载、打印考生电子档案,加盖招生院校印章。
八、对口升学招生费执行省物价局、省财政厅(晋价行字〔2004〕191号)文件规定,招生费标准为每生30元。各招生院校于8月30日前按规定将招生费直接汇至省招生考试管理中心(在汇款单备注栏内写明“汇款院校名称”及“对口升学招生费”)。
上面的就是2023年对口升学招生录取程序及工作要求的信息,有感兴趣的可以咨询我们的老师来报名吧!
免责声明: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联系邮箱:543779269@qq.com。
在专升本志愿填报中,不少考生因无法准确识别 “联合培养” 专业,要么误报非联培专业错失实践资源,要么漏报联培专业错过低分升学机会。实际上,“专升本联合培养” 专业有明确的官方标注与信息来源,只需通过 “查渠道、看标注、核细节” 三步,就能精准识别。2026 年考生可按以下方法操作,避免志愿填报失误。
在专升本联合培养报考中,不少考生担心遇到 “企业订单绑定就业”“强制安排实习”“隐性额外收费” 等问题,影响学习体验与权益。实际上,这三类情况在联合培养中可能存在,但需区分 “政策允许的合理情形” 与 “违规侵权行为”,并非所有联合培养都有此类问题。
通过专升本联合培养获得本科学历后,不少考生担心 “联培” 标签会影响后续考研、考公、考编,甚至误以为 “学历认可度低,报名会被拒”。实际上,联培升本属于全日制普通专升本范畴,学历效力与普通专升本完全一致,在考研、考公、考编中无额外限制,仅需满足各类考试的统一报考条件。
在专升本联合培养学习中,部分学生因 “专业兴趣不符”“家庭地域变动” 想转专业或转学,却担心 “联合培养模式特殊,调整无门”。实际上,这类调整并非完全不可行,但受 “省教育厅统筹政策”“校校合作协议” 双重约束,比普通专升本(非联合培养)更严格,且需所有合作主体一致同意。
在专升本联合培养报考中,学费收取标准是考生关注的实际问题 —— 不少人疑惑 “全程在专科上课,学费按专科收还是本科收?”“分段上课会不会两边收费?”。实际上,专升本联合培养学费有明确政策依据,无论培养地点在哪,均统一按合作本科院校的同专业学费标准收取,与专科院校学费无关,仅部分特殊情况有细微调整。
不少考生担心:专升本联合培养若两年都在专科院校上课,会错过本科院校的优质资源(如图书馆、实验室、师资),导致学习资源 “打折”。实际上,两年全程在专科上课的联合培养,资源并非 “绝对缩水”,而是 “适配性调整”—— 专科院校的实践资源更贴合需求,本科院校也会通过多种方式补充核心资源,关键看 “资源是否匹配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