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Guangdong Industry Polytechnic)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双高计划)B类、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广东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单位,为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教育部“1+X”证书试点单位、职业院校本科层次人才培养试点单位,获准设立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入选全国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养示范校。
2023年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春季高考招生计划575人。学考美术类招生计划128人;学考普通类招生计划152人;3+证书普通类招生计划217人;3+证书西藏新疆班招生计划78人。
学考美术类招生计划
专业名称 | 招生计划 | 证书要求 |
广告艺术设计 | 20 | 培养广告艺术设计、品牌视觉设计人才;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
视觉传达设计 | 10 |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 | 10 |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
游戏艺术设计 | 10 |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
产品艺术设计 | 30 | 培养产品艺术设计、文化生活用品设计、玩具设计、交互设计人才;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
环境艺术设计 | 18 | 培养环境艺术设计、景观设计、建筑空间设计人才;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
展示艺术设计 | 8 |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
艺术设计 | 6 | 培养艺术设计、家具设计人才;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16 | 培养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时尚设计与买手人才;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
学考普通类招生计划
专业名称 | 招生计划 | 证书要求 |
智能产品开发与应用 | 5 |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
工业机器人技术 | 5 |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
工业互联网应用 | 8 |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
电气自动化技术 | 8 |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
汽车智能技术 | 8 |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
新能源汽车技术 | 8 |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
高分子材料智能制造技术 | 28 | 不招色盲色弱 |
现代造纸技术 | 28 | 不招色盲色弱 |
环境工程技术 | 8 | 不招色盲色弱 |
会展策划与管理 | 8 | |
大数据与会计 | 10 | |
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中外合作办学) | 8 | 与澳大利亚阳光海岸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
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中外合作办学) | 20 | 与澳大利亚阳光海岸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不招色盲色弱 |
3+证书普通类招生计划
专业名称 | 招生计划 | 证书要求 | 备注 |
广告艺术设计 | 13 | 美术基础证书+文化艺术大类(含人社及1+X证书) | 培养广告艺术设计、品牌视觉设计人才;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
视觉传达设计 | 8 |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 |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 | 8 |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 |
游戏艺术设计 | 8 |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 |
产品艺术设计 | 10 | 培养产品艺术设计、文化生活用品设计、玩具设计、交互设计人才;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 |
环境艺术设计 | 13 | 培养环境艺术设计、景观设计、建筑空间设计人才;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 |
展示艺术设计 | 6 |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 |
艺术设计 | 8 | 培养艺术设计、家具设计人才;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24 | 培养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时尚设计与买手人才;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 |
计算机类 | 10 | 不限证书种类 | 含软件技术、工业软件开发技术、云计算技术应用、工业互联网技术,第二学期专业分流,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
数字媒体技术 | 10 |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 |
智能产品开发与应用 | 5 |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 |
汽车智能技术 | 5 |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 |
新能源汽车技术 | 5 |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 |
包装策划与设计 | 35 |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 |
印刷数字图文技术 | 35 | 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 | |
电子商务 | 14 |
3+证书西藏新彊班招生计划
专业名称 | 招生计划 | 证书要求 |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 22 | 不限证书种类 |
数字媒体技术 | 20 | 不限证书种类 |
现代物流管理 | 24 | 不限证书种类 |
电子商务 | 12 | 不限证书种类 |
按国家招生管理规定录取并取得本校正式学籍的学生,在校期间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成绩合格,获得规定的学分,达到毕(结)业要求者,颁发相应普通高等学校毕(结)业证书。颁发证书学校名称: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证书种类:普通高等学校毕(结)业证书。退学者,视具体情况发放肄业证书或写实性学习证明。
报考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春季高考招生“依学考录取”的考生须符合广东省招生委员会《关于做好广东省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工作的通知》(粤招〔2022〕6号)规定的有关普通高考报名条件,并参加广东省2023年普通高考报名及2023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数学、英语3门科目考试。美术类考生须同时参加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美术类相应术科统一考试。
报考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春季高考招生“3+证书”考试招生的中职考生须符合广东省招生委员会《关于做好广东省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工作的通知》(粤招〔2022〕6号)规定的有关普通高考报名条件,并参加广东省2023年普通高考报名及广东省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统一考试且取得拟报考专业要求的专业技能证书。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春季高考招生按照“学校负责,省招办监督”的原则,本着公平、公正、公开,以考生相应成绩为基本依据,综合衡量德智体美劳,制定“依学考录取”、“3+证书”考试招生录取规则。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春季高考招生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中外合作办学)、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中外合作办学)、国际商务(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为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具体培养模式和收费标准详见本校招生网站。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春季高考招生公共外语教学为英语,请非英语语种考生慎重报考。
“依学考录取”录取规则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春季高考招生“依学考录取”分普通类、美术类,普通类根据考生投档学考成绩总分排位情况、美术类根据考生投档合成总分排位情况从高到低择优录取。在考生符合专业要求的基础上,按照“专业志愿优先”原则,依据考生所填报专业志愿按考生投档(合成)总分从高分到低分录取。当考生投档(合成)总分相同时,按照考生排位择优录取,当考生排位相同时,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
“3+证书”考试招生录取规则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春季高考招生“3+证书”考试招生根据考生统一文化科目考试投档总分排位情况从高到低择优录取。按照“专业志愿优先”原则,依据考生所填报专业志愿按考生投档总分排位从高分到低分录取。当考生投档总分相同时,按照考生排位择优录取。当考生排位相同时,优先录取中职阶段就读专业相关性较高的考生。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春季高考招生录取考生的体检标准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和《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的有关规定执行。对残障的考生,若其生活能够自理、符合所报专业要求,且达到有关录取标准,则予正常录取。
文科类专业学费 5250元/生·学年;理科类专业学费6410元/生·学年;美术类专业学费10000元/生·学年;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中外合作办学)、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费18000元/生·学年,国际商务(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费13800元/生·学年。
住宿费1500元/生·学年。
详情 >学校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52号
联系方式:020-61230900
江汉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汉市,学校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2001年10月,经教育部批准,在原江汉大学、华中理工大学汉口分校、武汉教育学院、武汉市职工医学院四校基础上合并组建新江汉大学。2002年6月,学校整体搬迁到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
同济大学历史悠久、声誉卓著,是中国最早的国立大学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经过114年的发展,同济大学已经成为一所特色鲜明、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大学,综合实力位居国内高校前列。
上海体育学院(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简称“上体”,是由国家体育总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共管的体育类普通高等学校,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试点建设单位。学校入选中国政府奖学金资格学校、教育部指定的自主招收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试点院校、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上海高等学校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领计划、上海市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基地。
北京体育大学(Beijing Sport University),位于北京市,简称北体大,由国家体育总局直属,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务院确定的首批全国重点院校、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和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的高等体育院校。
武汉体育学院原名中南体育学院,是新中国首批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体育院校之一,1953年成立于江西省南昌市,1955年迁至湖北省武汉市,1956年更名为武汉体育学院,为国家体育总局直属,2001年调整为国家体育总局与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