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高考升学的多元选择中,艺术类专业招生为具备艺术天赋和兴趣的学生开辟了一条特色升学通道。相较于普通文理科招生,艺术类专业招生有着独特的选拔标准和流程,许多考生和家长对其了解不够深入。
艺术类专业招生是什么?
艺术类专业招生,是教育部批准开设艺术学门类(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等)的本科及专科院校,面向具备艺术素养与专业技能的考生,通过“专业考试+文化课高考”双重考核选拔人才的主渠道。与艺术特长生(已取消)、高水平艺术团(已取消)不同,艺术类专业招生录取后即为“艺术生”,主修艺术类专业,毕业颁发艺术学学士或专科学历。
2025年招生类别与统考科类
省统考(联考)
各省统一组织的专业考试,合格方可报考多数院校。2025年仍分八大科类:
• 美术与设计类(素描、速写、色彩)
• 音乐类(声乐/器乐)
• 舞蹈类(基本功、剧目、即兴)
• 表(导)演类(戏剧影视表演、导演、服装表演)
• 播音与主持类
• 书法类
• 戏曲类(京剧、地方戏)
• 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部分省份归舞蹈类)
校考
独立设置及参照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俗称“30+18”)可在省统考合格基础上再组织校考,成绩仅对本校有效。
例如:中央美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等。
艺术类专业招生涵盖的主要专业
艺术类专业招生覆盖多个细分领域,不同高校的专业设置各有侧重,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美术与设计类
这类专业是艺术类招生中规模较大的类别,涵盖绘画(油画、国画、版画、壁画等)、雕塑、美术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动画等。学生主要学习造型基础、设计原理、软件应用等知识,培养视觉艺术创作和设计能力,毕业后可从事插画师、设计师、美术教师等职业。
音乐类
包括音乐学、音乐表演(声乐、器乐、指挥等方向)、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治疗、录音艺术等专业。声乐方向细分美声、民族、通俗等唱法;器乐方向涵盖钢琴、小提琴、二胡、古筝等中西乐器。该类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演奏技巧和音乐理论素养,毕业生可在乐团、剧院、音乐教育机构等单位就业。
舞蹈类
主要有舞蹈学、舞蹈表演、舞蹈编导等专业,涉及古典舞、芭蕾舞、民族民间舞、现代舞、国际标准舞等舞种。学生需接受系统的基本功训练、剧目排练和编舞技巧学习,培养舞蹈表演和创作能力,未来可成为舞蹈演员、编导或舞蹈教师。
戏剧与影视类
包含戏剧学、表演、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导演、播音与主持艺术、影视摄影与制作、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等专业。这类专业融合艺术与传媒元素,培养戏剧影视创作、表演、策划、制作等方面的人才,毕业生可进入影视公司、电视台、剧院等行业发展。
其他艺术类
如书法学、摄影、艺术史论、艺术与科技、陶瓷艺术设计等小众但特色鲜明的专业,满足不同艺术领域的人才需求。
艺术类专业招生的报考条件
基本资格要求
考生需符合普通高考报名条件,具有相应的艺术特长和兴趣。多数高校对考生的年龄、身体条件有特定要求,例如表演专业要求考生五官端正、形象气质佳;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对身高有一定限制(一般男生不低于 1.70 米,女生不低于 1.60 米);舞蹈表演专业对肢体比例、柔韧性等有要求。
专业基础要求
虽然部分高校不要求考生具备专业考级证书,但具备一定的艺术基础是报考的前提。例如美术类考生需掌握素描、色彩等基础技法;音乐表演考生需具备流畅的演奏或演唱能力;舞蹈表演考生需经过系统的基本功训练。高中阶段参加过艺术竞赛、演出活动的考生,在申请材料中可突出相关经历,增强竞争力。
艺术类专业招生的报考流程
高考报名与专业考试报名
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普通高考报名,同时在高考报名系统中选择艺术类专业考试类别(如美术类、音乐类等)。省级统考报名一般与高考报名同步进行;高校校考报名需在各高校官网或指定平台单独进行,报名时间通常为每年 11 月至次年 1 月。
参加专业考试
专业考试是艺术类招生的核心环节,分为省级统考和高校校考:
省级统考:由各省(区、市)教育考试院组织,覆盖大部分艺术类专业,考试时间集中在 12 月至次年 1 月。统考科目根据专业类别设定,如美术类考素描、色彩、速写;音乐类考乐理、视唱练耳、专业主科(演唱或演奏)。统考成绩是高校录取的重要依据,多数高校认可统考成绩,不再组织校考。
高校校考:部分专业特色鲜明的高校(如中央美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等)会在统考基础上组织校考,测试更专业的能力。校考时间多在 2 月至 3 月,考试内容因专业和高校而异,如美术类校考可能增加创作科目;表演专业校考包含朗诵、形体、表演等环节。考生需通过统考合格线才能参加校考。
参加高考
艺术类考生需与普通文理科考生一样参加全国高考,考试科目与所在省份的普通类考生相同(如语文、数学、外语 + 选考科目)。高考文化成绩是录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高校对艺术生的文化成绩要求逐渐提高。
志愿填报与录取
高考结束后,考生需在艺术类志愿批次填报心仪高校和专业。录取规则由各高校在招生简章中明确,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文化成绩过线,按专业成绩从高到低录取;
专业成绩过线,按文化成绩从高到低录取;
专业成绩与文化成绩按一定比例折算综合分(如专业分占 70%+ 文化分占 30%),按综合分录取。
考生需仔细研读目标高校的录取规则,结合自身专业和文化成绩合理填报志愿。
艺术类专业招生为热爱艺术的学生提供了实现梦想的平台,但其竞争激烈,对专业能力和文化素养均有要求。有意报考的考生需提前规划,科学备考,结合自身特长选择合适的专业和高校,在艺术之路上稳步前行。
免责声明: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联系邮箱:543779269@qq.com。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下,学历提升已成为众多在职人士、社会青年增强自身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成人高等教育为那些错过了普通高考,或在工作后渴望进一步深造的人群,提供了灵活且实用的学习机会。对于北京市的考生而言,了解 2025 年成人高等学校的招生院校以及报名时间,是开启学历提升之旅的关键第一步。
在我国高考体系中,春季高考与夏季高考(即普通高考)是两大核心升学通道,但两者在招生定位、考试内容、录取方向等方面差异显着。2026 年,随着职业教育政策的持续深化,春季高考的本科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成为中职生和部分普高生的重要选择。
作为我国职业教育大省,山东省将高职高考本科招生纳入 “职教高考” 核心体系,2025 年高职高考本科录取率预计达 15%,远超 2024 年的 8%,为中职生打通 “中职 - 高职 - 应用型本科” 的升学快车道。目前,山东省已有多所优质本科院校通过高职高考招收中职毕业生,涵盖职业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两大类型,专业覆盖智能制造、护理、学前教育、电子商务等热门领域。
在我国高等教育招生体系中,高考并非 “独木桥”,而是由普通高考、高职高考、职教高考、春季高考组成的 “多元升学网络”。这四种考试形式针对不同学生群体设计,在招生对象、考试内容、升学方向等方面差异显着。
高考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承载着无数学生的梦想与未来。除了大家熟知的传统高考,还有高职高考、职教高考、春季高考等多种形式。它们各自有着独特的特点与定位,为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升学途径。
在体育生升学赛道上,“体育单招” 与 “体育生统考(即体育类专业招生省级统考)” 是最常见的两条路径。两者看似都面向有体育特长的学生,却在报考门槛、考核重点、升学方向上差异显着,选择错了不仅可能浪费备考时间,还可能错失理想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