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教育体系中,高水平艺术团占据着独特而重要的位置,它不仅是校园文化繁荣的推动者,更是学生艺术才华绽放的舞台。对于许多热爱艺术的高中生而言,高水平艺术团招生为他们提供了一条通往心仪高校的别样路径。
什么是“高水平艺术团”?
“高水平艺术团”是教育部自2004年起在部分“双一流”高校试点的一项特殊招生政策,面向高中阶段艺术特长突出的学生,通过“艺术专业测试+高考降分”方式录取。考生入校后既要修读普通专业课程,又必须加入校学生艺术团,参加日常排练、校内外演出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等活动,相当于“学生艺术家”。
招生项目涵盖:
音乐类:交响乐、民乐、合唱、声乐
舞蹈类:古典舞、民族民间舞、芭蕾、现代舞
戏剧类:话剧、戏曲、曲艺
2025年还能报考吗?
不能。教育部已于2021年发文明确:
“自2024年起,高校高水平艺术团不再从高校招生环节选拔,改由高校从在校生中遴选培养”。
因此,2023年是最后一届通过高考渠道报考,2024、2025届考生已无法以“高水平艺术团”身份申请降分录取。
政策取消后的替代通道
艺术类专业招生:音乐表演、舞蹈、戏剧影视等艺术专业仍通过省级统考+校考方式招生,文化课要求相对更低。
强基计划:部分高校强基计划设置“艺术与人文”方向,艺术特长突出者可尝试。
校内选拔:2024年起,高校将在大一或大二在校生中公开选拔艺术团团员,给予学分、奖学金、交换交流等激励。
高水平运动队:体育特长仍可报考高水平运动队,政策未变。
随着教育评价改革深化,“高水平艺术团”已完成其历史使命。2025届及以后的艺术特长生,应把重心转向艺术类专业统考、强基计划或校内二次选拔,同时持续打磨专业实力,依旧能在大学里“以艺会友”!
免责声明: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联系邮箱:543779269@qq.com。
随着高等教育分类发展,“职业本科” 和 “应用型本科” 逐渐走进大众视野,不少职校生或家长纠结:两者学历认可度有差距吗?选哪个更利于就业和发展?其实两者均为国家认可的全日制本科学历,但定位、培养方向不同,认可度需结合具体场景判断。
教育多元化发展的当下,高本贯通作为一种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正受到越来越多学生和家长的关注。许多人关心,2026 年哪些省份有高本贯通招生?能不能跨省报考高本贯通项目呢?
在教育多元化发展的当下,升学路径日益丰富,高本贯通作为一种新兴的人才培养模式,正逐渐受到关注。然而,很多人对高本贯通的理解存在误区,常常将其与 “专升本” 混为一谈。那么,高本贯通到底是 “3+2” 还是 “专升本” 呢?
三大专项计划(国家专项、地方专项、高校专项)是面向特定群体的升学优惠政策,资格审核严格。部分考生或家长试图通过 “伪造户籍”“虚报学籍” 等方式造假获取报考资格,却忽视了背后的严厉追责机制;同时,人脸识别技术已成为资格核查的重要手段,有效遏制造假行为。
国家专项计划作为贫困地区考生的重要升学通道,不少人担心 “报名流程复杂,需要频繁跑手续”“还要写自荐信、找高校盖章,操作难度大”。实际上,国家专项计划报名流程已高度简化,全程以 “线上审核” 为主,无需写自荐信,也不用跑高校盖章,仅需完成 “资格申报 + 志愿填报” 两大核心步骤。
国家专项计划作为面向贫困地区学生的重要升学政策,不少考生和家长对 “志愿填报在哪一批”“会不会被提前锁档” 存在疑问。实际上,国家专项计划的志愿批次和锁档规则有明确政策要求,志愿多在 “提前批或专属专项批” 填报,且录取时会优先锁档,但未录取不影响后续批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