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专项计划作为高考招生中的一项特殊政策,旨在为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提供更多进入优质高校的机会。许多符合条件的考生关心,通过地方专项计划能报考哪些学校,其中是否包含 985、211 高校。
招生院校以省属重点高校为主
地方专项计划的招生院校通常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的重点高校为主 。这些省属重点高校在本省范围内具有较高的认可度和教学质量,学科门类较为齐全,能为考生提供丰富的专业选择。以 2025 年山东省为例,共有 16 所省属院校具有地方专项计划招生资格,包括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济南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等。这些学校涵盖了工科、理科、师范、医学、财经等多个领域的优势专业 。再如湖南省,2025 年有 14 所院校参与地方专项计划招生,像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等 ,均在不同学科领域为当地学子提供深造机会。
部分 985、211 高校参与
部分省份的地方专项计划中确实有 985、211 高校的身影。例如在重庆市,重庆大学作为 “双一流”、985 和 211 高校,参与地方专项计划招生 。在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作为 211 高校,也在地方专项计划的招生院校之列 。在湖南省,中南大学和湖南大学这两所 985、211 高校,同样面向符合条件的本省农村学生招生 。不过,并非所有省份的地方专项计划都有 985、211 高校参与,且这些高校在地方专项计划中的招生专业和名额通常有限,竞争也较为激烈。
报考时需关注的要点
招生政策与条件:各省份对于地方专项计划的报考条件有明确规定,如户籍、学籍等要求。一般需考生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的户籍地及居住地在实施区域的农村,且本人具有当地连续 3 年以上的户籍,同时具有户籍所在县(市、区)高中连续 3 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考生务必提前了解本省政策,判断自己是否符合报考资格。
招生专业与计划:不同学校在地方专项计划中的招生专业有所不同。部分学校倾向于投放农林、水利、地矿、机械等专业,也有学校会拿出一些热门专业进行招生,如计算机、临床医学等 。考生要关注各高校公布的招生专业目录及计划数,结合自己的兴趣和未来职业规划选择报考。
录取分数线:地方专项计划的录取分数线一般低于高校普通批次录取线,但具体分数差因学校和专业而异。例如 2024 年湖南大学通过地方专项招生的计算机专业,录取线比普通批低 22 分 。考生可参考往年各高校在本省地方专项计划的录取分数线,合理评估自己的报考实力。
总之,地方专项计划为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高校选择,既有众多省属重点高校,也包含部分 985、211 高校。符合条件的考生应充分利用这一政策,仔细研究招生院校和专业,结合自身情况合理报考,增加进入理想高校的机会。
免责声明: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联系邮箱:543779269@qq.com。
教育多元化发展的当下,高本贯通作为一种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正受到越来越多学生和家长的关注。许多人关心,2026 年哪些省份有高本贯通招生?能不能跨省报考高本贯通项目呢?
在教育多元化发展的当下,升学路径日益丰富,高本贯通作为一种新兴的人才培养模式,正逐渐受到关注。然而,很多人对高本贯通的理解存在误区,常常将其与 “专升本” 混为一谈。那么,高本贯通到底是 “3+2” 还是 “专升本” 呢?
三大专项计划(国家专项、地方专项、高校专项)是面向特定群体的升学优惠政策,资格审核严格。部分考生或家长试图通过 “伪造户籍”“虚报学籍” 等方式造假获取报考资格,却忽视了背后的严厉追责机制;同时,人脸识别技术已成为资格核查的重要手段,有效遏制造假行为。
国家专项计划作为贫困地区考生的重要升学通道,不少人担心 “报名流程复杂,需要频繁跑手续”“还要写自荐信、找高校盖章,操作难度大”。实际上,国家专项计划报名流程已高度简化,全程以 “线上审核” 为主,无需写自荐信,也不用跑高校盖章,仅需完成 “资格申报 + 志愿填报” 两大核心步骤。
国家专项计划作为面向贫困地区学生的重要升学政策,不少考生和家长对 “志愿填报在哪一批”“会不会被提前锁档” 存在疑问。实际上,国家专项计划的志愿批次和锁档规则有明确政策要求,志愿多在 “提前批或专属专项批” 填报,且录取时会优先锁档,但未录取不影响后续批次。
不少考生报考地方专项计划时,会担心 “毕业后是不是必须回农村或基层就业”“会不会被强制签服务期合同”。实际上,地方专项计划的就业要求并非全国统一,多数省份无强制就业约束,但部分省份的特殊专业或定向项目会有服务期规定,核心取决于 “省份政策” 和 “专业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