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是浙江省人民政府2002年批准设立,由上海交大教育(集团)有限公司、嘉兴市教育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和浙江科技孵化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共同出资举办的全日制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校秉持“以人为本、服务发展、面向人人、人人出彩”的办学理念,为社会培养了2万余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先后荣获“全国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指导服务奖”“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浙江省文明单位”“浙江省4A平安校园”“浙江省志愿服务优秀集体”“全省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嘉兴市首批接轨上海重点合作单位”等荣誉称号。
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高职提前招生计划共计400名,其中面向普高招生考生320名,面向单独考试招生考生80名。
生源类型 | 考试类别 | 专业名称 | 计划数 | 学制 |
普高招生 | 普高 | 电气自动化技术 | 20 | 三年 |
普高招生 | 普高 |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 20 | 三年 |
普高招生 | 普高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 | 三年 |
普高招生 | 普高 |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 | 20 | 三年 |
普高招生 | 普高 | 建筑工程技术 | 20 | 三年 |
普高招生 | 普高 |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 20 | 三年 |
普高招生 | 普高 | 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 | 20 | 三年 |
普高招生 | 普高 | 船舶工程技术 | 20 | 三年 |
普高招生 | 普高 | 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 | 20 | 三年 |
普高招生 | 普高 | 应用韩语 | 20 | 三年 |
普高招生 | 普高 | 工商企业管理 | 20 | 三年 |
普高招生 | 普高 | 金融科技应用 | 20 | 三年 |
普高招生 | 普高 | 移动商务 | 20 | 三年 |
普高招生 | 普高 | 视觉传达设计(中外合作办学) | 30 | 三年 |
普高招生 | 普高 | 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 | 30 | 三年 |
单独考试招生 | 工艺美术类 | 室内艺术设计 | 20 | 三年 |
单独考试招生 | 机械类 |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 | 20 | 三年 |
单独考试招生 | 机械类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 | 三年 |
单独考试招生 | 财会类 | 工程造价 | 20 | 三年 |
符合浙江省高考报名条件,并已办理2023年普高招生或单独考试招生报名手续的高中毕业生均可报考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提前招生。
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提前招生严格遵照招生政策,严格执行教育部规定的招生“阳光工程”,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及择优录取原则。
录取规则
1.录取新生的男女生比例不限。
2.如参加某专业综合素质测试的人数少于或等于该专业的招生计划数时,则按实际参加该专业综合素质测试人数的90%(四舍五入原则)执行高职提前招生计划数,不再设置备录考生。
3.当考生综合成绩相同时,普高招生考生依次按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测试成绩、单科成绩进行排序录取;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单科顺序排列: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若仍相同,则再依次按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中的品德表现、运动健康、艺术素养、创新实践等级对同分考生进行从高到低排序。若上述同分处理规则使用完后,仍无法对同分考生进行名次排序时,则高中阶段具备与高中学业水平的相关选修课程学分或课程成绩优良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单独考试招生考生依次按职业技能操作考试成绩、职业技能理论考试成绩、综合素质测试成绩进行排序。
4.综合素质测试结束后,按照综合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拟录取”、“备录(含顺序号)”和“未录取”确定各考生录取情况。拟录取名单根据各专业的招生计划100%的比例按总分从高到低划定符合录取资格的考生。备录名单根据各专业的招生计划的400%按总分从高到低划定备录名单(遇该专业备录人数不足计划数的4倍时,则按实际人数确定备录名单)。实行一档多投的录取方法将出现考生放弃录取情况,对于因考生放弃而产生的缺额计划,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将在备录考生中依次转为拟录取考生。当计划已足额完成,或虽未完成但已无备录考生时,该专业录取工作结束。
5.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根据考生选择结果确定拟录取名单,未在规定时间内登录服务平台选定录取学校的考生视为自动放弃该批次所有拟录取资格。录取名单经学校高职提前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议后在学校招生网和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网站上同步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公示期满,如无异议,则上报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经批准后向录取考生发放录取通知书。
6.凡被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提前招生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当年后续各类普通高校招生录取。
详情 >学校地址:浙江省嘉兴市大德路999号
联系方式:0573-82302189
江汉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汉市,学校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2001年10月,经教育部批准,在原江汉大学、华中理工大学汉口分校、武汉教育学院、武汉市职工医学院四校基础上合并组建新江汉大学。2002年6月,学校整体搬迁到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
同济大学历史悠久、声誉卓著,是中国最早的国立大学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经过114年的发展,同济大学已经成为一所特色鲜明、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大学,综合实力位居国内高校前列。
上海体育学院(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简称“上体”,是由国家体育总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共管的体育类普通高等学校,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试点建设单位。学校入选中国政府奖学金资格学校、教育部指定的自主招收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试点院校、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上海高等学校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领计划、上海市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基地。
北京体育大学(Beijing Sport University),位于北京市,简称北体大,由国家体育总局直属,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务院确定的首批全国重点院校、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和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的高等体育院校。
武汉体育学院原名中南体育学院,是新中国首批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体育院校之一,1953年成立于江西省南昌市,1955年迁至湖北省武汉市,1956年更名为武汉体育学院,为国家体育总局直属,2001年调整为国家体育总局与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