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是济源市人民政府举办的一所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位于愚公故里、济水之源的全国文明城市——济源。学校始建于1993年,前身是济源中等工业学校,2001年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2015年与郑州轻工业大学联办应用型本科教育。建校以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愚公移山精神,依托区域产业发展,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不断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办学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探索了专业设置对接产业发展、课程设置对接岗位能力、实践教学对接企业生产、教育服务对接社会需求的“四对接”办学模式,形成了“围绕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课堂教学车间化、实习实训生产化,校企办学双主体、合作育人全过程”的人才培养特色,打造了“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协同育人”的“济职样板”,形成了产教融合、盟院合作、愚公移山精神育人等职教品牌,办学特色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河南日报》等主流媒体对学校改革发展进行了纪实报道。
2025年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单招专业47个,招生计划1669人(含退役士兵单列计划20人)。
系部 | 专业名称 | 专业代号 | 招生计划 | 学费(元/年) |
机电工程学院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D1 | 80 | 4200 |
工业机器人技术 | D2 | 40 | 4200 | |
无人机应用技术 | D3 | 20 | 4200 | |
数控技术 | D4 | 40 | 4200 | |
模具设计与制造 | D5 | 20 | 4200 | |
电气自动化技术 | D6 | 40 | 4200 | |
智能控制技术 | D7 | 20 | 4200 | |
工业互联网应用 | D8 | 20 | 4200 | |
汽车工程学院 | 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 | D9 | 10 | 4200 |
新能源汽车技术 | DA | 20 | 4200 | |
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 DB | 10 | 4200 | |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 DC | 20 | 4200 | |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 | DD | 20 | 4200 | |
经济管理学院 | 大数据与会计 | DE | 40 | 3700 |
市场营销 | DF | 60 | 3700 | |
电子商务 | DG | 30 | 3700 | |
人力资源管理 | DH | 20 | 3700 | |
跨境电子商务 | DJ | 50 | 3700 | |
人工智能学院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DK | 40 | 4200 |
计算机网络技术 | DL | 40 | 4200 | |
软件技术 | DM | 40 | 4200 | |
大数据技术 | DN | 40 | 4200 | |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 DP | 40 | 4200 | |
材料工程学院 | 应用化工技术 | DQ | 80 | 4200 |
分析检验技术 | DR | 10 | 4200 | |
有色金属智能冶金技术 | DS | 100 | 4200 | |
食品工程学院 | 食品检验检测技术 | DT | 36 | 4200 |
食品智能加工技术 | DU | 30 | 4200 | |
建筑工程学院 | 工程测量技术 | DV | 20 | 4200 |
建筑设计 | DW | 20 | 4200 | |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 DX | 50 | 4200 | |
建筑工程技术 | DY | 40 | 4200 | |
建筑室内设计 | DZ | 20 | 4200 | |
动漫制作技术 | E1 | 20 | 4200 | |
视觉传达设计 | E2 | 13 | 6000 | |
首饰设计与工艺 | E3 | 35 | 6000 | |
书画艺术 | E4 | 30 | 6000 | |
教育艺术学院 | 音乐表演 | E5 | 40 | 6000 |
表演艺术 | E6 | 30 | 6000 | |
文化与旅游学院 | 高速铁路客运服务 | E7 | 20 | 3700 |
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 | E8 | 30 | 3700 | |
旅游管理 | E9 | 20 | 3700 | |
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 | EA | 20 | 3700 | |
医学护理学院 | 护理 | EB | 100 | 4800 |
康复治疗技术 | EC | 50 | 4800 | |
药学 | ED | 50 | 4800 | |
中药学 | EE | 45 | 4800 |
单招学生修完教育教学计划规定内容,成绩合格,达到学校毕业要求的,准予毕业,并颁发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普通专科毕业证书。
(一)已通过河南省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以下简称“普通高考”)报名的考生。
(二)已通过河南省2025年普通高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以下简称“对口招生”)报名的考生。
考生身体条件的要求
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专业身体要求:女生163—180cm,男生173—185cm,身体暴露部位无明显疤痕。
其它单招专业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相关规定执行。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单招采取“文化素质+职业技能”方式组织考试。
(一)考试时间:2025年4月21日至4月23日,以准考证信息为准。
(二)考试地点:高新校区,以准考证信息为准。
(三)考试科目及分值
1.文化素质考试:150分(其中语文90分,数学60分);
2.职业技能测试(职业适应性测试):200分。
(四)考试内容及方式
1.文化素质考试
(1)考试对象:所有考生;
(2)考试方式:闭卷笔试,共一套试卷;
(3)考试时长:100分钟;
(4)考试要点:详见学校官方网站公布的文化素质考试大纲;
(5)免试条件:
语文、数学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均在C等级及以上的考生,不再参加学校组织的文化素质考试,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折算认定文化素质考试成绩。折算方法:A等级按相应科目满分的90%认定;B等级按相应科目满分的80%认定;C等级按相应科目满分的70%认定。
退役士兵考生免文化素质考试:申请享受免文化素质考试的退役士兵考生须按照《河南省教育考试院关于做好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报名工作的通知》(豫考普〔2024〕29号)要求进行“资格条件申报”,并经各地招生考试机构审核,我校将对符合条件的退役士兵考生免文化素质考试。
2.职业技能测试
(1)测试对象:中职生;
(2)测试方式和要点:笔试、机试、面试、操作等方式,详见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官方网站发布的职业技能测试大纲;
(3)获奖或证书加分标准:
考生拥有与申请专业相关的技能竞赛获奖证书或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可申请职业技能测试加分。各专业适用的技能竞赛赛项名称、等级和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工种名称、等级,以学校官方网站发布的信息为准。
职业技能测试加分标准为:省级技能大赛二等奖加30分,三等奖加20分,地市级技能大赛一等奖加10分;通过国家统一组织考试取得中级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加20分、初级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加10分;考生同时有多项加分的,以最高分只加一次。
符合上述加分条件的考生,由生源学校统一于4月18日17时前将相关证明材料(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3份、证书原件及复印件3份)送达我校教务处商老师,经学校审核通过后予以公示。生源学校对学生相关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4)职业技能测试成绩=职业技能测试考试成绩+获奖或证书加分,超过200分的按200分计。
3.职业适应性测试
(1)测试对象:除中职生之外的其他考生。
(2)测试方式和要点:笔试、机试、面试等方式,详见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官方网站发布的职业适应性测试大纲。
(五)成绩计算方式
1.高中生、中职生、社会考生和不符合免文化素质考试资格的退役士兵考生
总成绩=文化素质考试成绩+职业技能(职业适应性)测试成绩,总分为350分。
依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考生考试违纪或作弊的成绩无效,不再计算总成绩。
文化素质考试和职业技能(职业适应性)测试中有任意一门缺考不再计算总成绩。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单招优先录取“技能拔尖人才免试办法”中符合条件的考生。
根据单招录取“技能拔尖人才免试办法”中符合条件考生后剩余总计划和考生总成绩,按照考生所报第一专业志愿分别划定录取控制线,录取过程按照分数优先的原则,依据考生第一专业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其它专业志愿不予考虑。如遇到总分相同的考生,按职业技能(职业适应性)、文化素质、语文、数学成绩从高到低依次录取。
退役士兵单列计划,单独划线,单独录取,依据专业志愿按总分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
录取过程中将根据各专业过线人数对分专业招生计划进行适当调整。
单招计划执行过程中,如生源不足,剩余计划调至2025年普通高考时执行。
学校地址:济源市济源大道88号
联系方式:0391-6636611
江汉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汉市,学校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2001年10月,经教育部批准,在原江汉大学、华中理工大学汉口分校、武汉教育学院、武汉市职工医学院四校基础上合并组建新江汉大学。2002年6月,学校整体搬迁到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
同济大学历史悠久、声誉卓著,是中国最早的国立大学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经过114年的发展,同济大学已经成为一所特色鲜明、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大学,综合实力位居国内高校前列。
上海体育学院(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简称“上体”,是由国家体育总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共管的体育类普通高等学校,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试点建设单位。学校入选中国政府奖学金资格学校、教育部指定的自主招收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试点院校、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上海高等学校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领计划、上海市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基地。
北京体育大学(Beijing Sport University),位于北京市,简称北体大,由国家体育总局直属,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务院确定的首批全国重点院校、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和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的高等体育院校。
武汉体育学院原名中南体育学院,是新中国首批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体育院校之一,1953年成立于江西省南昌市,1955年迁至湖北省武汉市,1956年更名为武汉体育学院,为国家体育总局直属,2001年调整为国家体育总局与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