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照教育部、体育总局有关文件要求,经内蒙古大学研究,特制定内蒙古大学2023年运动训练专业招生简章(体育单招)。
内蒙古大学(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简称“内大”(IMU),坐落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是教育部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部区合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内蒙古自治区一流大学建设支持高校、中西部“一省一校”国家重点建设大学,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是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奖学金和孔子学院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高校,“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理事单位。
运动训练
学习形式:全日制本科
颁发学历证书的学校名称及证书种类:由内蒙古大学颁发学历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颁发学士学位证书。
招生计划:2023年内蒙古大学运动训练专业面向全国招生50人
学费:7200元/年·人
2023年内蒙古大学运动训练专业面向全国招生50人,招生计划纳入内蒙古大学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规模,具体运动训练专业分项目及计划数见下表:
专业名称 | 专项 | 小项 | 计划数 | 其中 | |
男 | 女 | ||||
运动训练 | 足球 | 非守门员 | 20 | 9 | 8 |
守门员 | 1 | 2 | |||
篮球 | 篮球 | 10 | 5 | 5 | |
田径 | 径赛 | 8 | 2 | 2 | |
田赛 | 2 | 2 | |||
排球 | 非自由人 | 6 | 6 | 0 | |
乒乓球 | 乒乓球 | 6 | 3 | 3 | |
合计 | 50 | 28 | 22 |
注:田径小项中径赛男女各2人。田赛(投掷类、跳跃类、全能)男女各2人。
1.符合2023年高考报名条件,且已参加生源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组织的高考报名。
2.具备二级运动员(含)以上运动技术等级称号(运动技术等级证书审批日期为2013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10日)。考生运动等级以“中国运动文化教育网”或“体教联盟APP”中“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员技术等级系统”公示的数据信息为准。
3.考生所报考项目必须与本人所持有的运动员证书项目一致。
1.报名网址:中国运动员文化教育网或“体教联盟APP”中“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系统”(以下简称“体育招生系统”)。
2.注册:考生规定时间内在“体育招生系统”完成注册,校验运动员技术等级信息。注册时间为2023年2月1日12:00至3月10日12:00。
3.报名:已完成注册的考生在“体育招生系统”内填报志愿并交纳考试费。报名成功以考生完成交费为准,一旦报名成功,考生志愿等所有信息均不允许修改。报名时间:2023年3月1日12:00至3月10日12:00。
4.因其他特殊原因无法正常报名的考生,如果第一志愿报考内蒙古大学,需填写报名申请表,并在3月10日12:00前将表格交给内蒙古大学招生办公室。
(一)体育专项考试
使用国家体育总局委托有关高校组织的分区统考成绩,考试时间为2023年3月20日至5月10日。各个项目具体考试时间和考试地点以国家体育总局通知为准。
(二)文化考试
按照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考试内容和时间执行。考试地点在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标准化考点进行。
文化考试时间安排:4月15日(星期六)、4月16日(星期日)
(一)录取程序
运动训练专业实行单独招生(体育单招),经国家体育总局审批备案后,提前录取。
(二)录取原则
1.考生在文化成绩不低于200分、专业成绩不低于60分的基础上,按照折合百分制后文化成绩×30% 与体育专项成绩×70% 相加后进行综合评价,按照项目招生计划数1:1的比例,按综合分由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当考生综合分相同时,依次比对体育专项成绩、文化课单考中的语文成绩、数学成绩。
2.第一志愿录取工作中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项目,可录取第二志愿报考内蒙古大学的考生,若第二志愿之后仍有个别项目未完成录取,学校可以对剩余计划调剂使用。
3.对具备一级运动员等级的考生,可在我校文化成绩录取控制线下降低30分录取;对具备运动健将技术等级的考生,可在内蒙古大学文化成绩录取控制线下降低50分录取。
4.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入学后不得转入其他专业学习。
为确保招生质量,新生入学后学校将进行复查,对不符合条件或有作弊行为的考生,取消入学资格。
学校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联系方式:0471-4992205
江汉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汉市,学校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2001年10月,经教育部批准,在原江汉大学、华中理工大学汉口分校、武汉教育学院、武汉市职工医学院四校基础上合并组建新江汉大学。2002年6月,学校整体搬迁到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
同济大学历史悠久、声誉卓著,是中国最早的国立大学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经过114年的发展,同济大学已经成为一所特色鲜明、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大学,综合实力位居国内高校前列。
上海体育学院(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简称“上体”,是由国家体育总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共管的体育类普通高等学校,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试点建设单位。学校入选中国政府奖学金资格学校、教育部指定的自主招收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试点院校、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上海高等学校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领计划、上海市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基地。
北京体育大学(Beijing Sport University),位于北京市,简称北体大,由国家体育总局直属,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务院确定的首批全国重点院校、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和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的高等体育院校。
武汉体育学院原名中南体育学院,是新中国首批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体育院校之一,1953年成立于江西省南昌市,1955年迁至湖北省武汉市,1956年更名为武汉体育学院,为国家体育总局直属,2001年调整为国家体育总局与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