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改变命运,技能成就人生
公众号
  • 空乘专业公众号

    空乘专业公众号

  • 留学公众号

    留学公众号

  • 艺术教育公众号

    艺术教育公众号

  • 职业教育公众号

    职业教育公众号

电话
咨询时间:9:00 ~ 23:30
400咨询热线
  • 留学咨询热线留学咨询热线

    400-6666-588

  • 航空专业咨询热线航空专业咨询热线

    400-6028-090

  • 职业教育咨询热线职业教育咨询热线

    400-0035-665

  • 艺术专业咨询热线艺术专业咨询热线

    400-6608-211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院校简介

院校简介 学校信息更新时间:2020-07-29 19:20

学校领导

   

    

张清 院长

 

    张清,男,汉族,江苏海安人,法学博士,二级教授,扬州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国家级一流专业(法学)负责人,澳大利亚DEAKIN大学法学院高级访问学者,入选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兼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专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评审、结项鉴定专家,教育部法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立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决策咨询专家,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研究员,江苏高校区域法治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法理学、宪法学、人权法学、法社会学和法律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及高等教育管理工作。主持完成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最高人民检察院重点项目、中国法学会重点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等省部级及以上课题13项,主持在研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重点项目、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基金(全通教育)重点项目等课题3项。获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项、二等奖1项,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国法学会、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三等奖等奖项9项。公开出版《社会组织的软法治理研究》《非政府组织的法治空间:一种硬法规制的视角》《宪政的法理言说》《法律发展片论》等著作和教材10余部,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等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其中30余篇被《新华文摘》等转载(摘)或全文复印。

凌云志 党委书记

 

    凌云志,1970年10月生,汉族,江苏泰兴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2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专业,历任原扬州大学师范学院数学系团总支书记、原理学院年级主任、数学科学学院团委书记、学生工作处办公室主任、化学化工学院党委副书记、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商学院党委书记等职务。主持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学生资助制度改革研究专项重点资助课题、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各1项。在《中国高等教育》、《江海学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江苏高教》、《高等农业教育》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曾被评为江苏省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校优秀党务工作者、校优秀学生工作干部、校宣传工作先进个人、校就业工作先进工作者等。

虞强 党委副书记

 

    虞强,男,汉族,1972年7月生,江苏扬州人,中共党员,法学硕士,副教授。历任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工程管理系副主任、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团委书记(学工办主任)、机械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等职。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主持完成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科研究资助项目、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重点课题等多项课题,先后在《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等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曾被评为江苏省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江苏高校团干部到县级团委挂职工作先进个人、校优秀教育工作者、校优秀共产党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等。

刘春秋 纪委书记

 

    刘春秋,男,汉族,1973年11月生,安徽阜南人,中共党员,工程硕士,助理研究员。曾任扬州大学党委组织部副科级组织员、干部科科长、扬州大学对外联络办公室副主任(校友会副秘书长、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主持扬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项。曾获扬州大学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范守信 副院长

 

    范守信,男,汉族,1964年10月生,江苏丰县人,中共党员,农业推广硕士,副研究员。现任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先后在《社会科学》《中国高等教育》《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国大学教学》《领导科学》等杂志发表研究论文20余篇。曾获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一、二等奖,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研究会优秀论文一、二、三等奖等。


费拥军 副院长

 

    费拥军,男,汉族,1970年8月生,江苏姜堰人,中共党员,副研究员。曾任扬州大学医学院团委副书记、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学工办主任、扬州大学学生处办公室主任、扬州大学党群党总支副书记、扬州大学学生工作部(处)副部(处)长。主持省部级和学校课题4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曾获扬州大学优秀专职学生工作干部、优秀班主任、最受学生欢迎的辅导员、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工作者、“栋华教师奖励基金”优秀学生工作干部等荣誉。


张钟 副院长

 

    张钟,男,汉族,1978年9月生,江苏姜堰人,中共党员,经济学硕士,讲师。2000年毕业留校工作,历任扬州大学农学院辅导员、院办秘书,扬州大学管理学院综合办公室副主任,扬州大学广陵学院综合办公室副主任、主任,主要从事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主持厅级课题2项。曾获扬州大学“优秀共产党员”、“最受学生欢迎的班主任”等称号。


学校简介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坐落于联合国“最佳人居奖”“世界美食之都”、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扬州,位于两个国家级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核心地域,三面环水,园林式校园智能化、生态化、开放化、人文化交相辉映。学院创办于1998年,2005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设立为独立学院。

    学院举办方——百年名校扬州大学,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8个,博士后流动站20个;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培育)3个,博、硕士生导师3100多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外籍院士1人,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江苏高水平大学全国百强省属高校建设计划支持高校,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现设有文法系、经济管理系、机械电子工程系、土木电气工程系、化工与医药系、旅游与艺术系、基础部等7个系(部),38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门类。学院目前在校生近11000人,校区占地面积800余亩,校舍面积28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100余万册,电子图书150多万册,学院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6000万元。在专业建设、授课师资、图书资料、教学实验设施等方面,充分共享校本部资源,其中主讲专业教师中教授、副教授比例达65%以上。近年来,学院着力打造一支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水平自有教师队伍,推进青年骨干教师培养,探索建立“讲席教授”制度,目前学院拥有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14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负责人1人,入选省部级人才工程项目近20人,专任教师具有博硕士学位的教师占87.31%;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余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20余项(其中重点项目5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江苏省教学成果奖5项(其中特等奖2项),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教育部科技成果一、二、三等奖等奖项近20项。

    办学理念先进,培养特色鲜明。自1999年招生以来,学院依托扬州大学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采用全新的办学机制,立足江苏,面向全国,探索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办学路径,积极推进“产教学研用”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致力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近年来,学院积极实施本科专业品牌化、集群化建设与提升工程,大力推进通识教育、荣誉教育改革,深化创新创业创造教育,强化实践育人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积极打造“一专一品”,实行第二课堂学分制,推动第一第二课堂融合发展。先后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建模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全国箱包设计大赛等比赛共获得各类国家级奖项300余项,其中2019年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铜奖(全省独立学院唯一)、江苏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一等奖。

    教育管理规范,培养质量优异。学院坚持从严治院,形成了严格管理与人文关怀、服务至上与文化熏陶一体的学生教育管理特色。鼓励学生参与实践,学生自行组织社团44个;全年开展“成才在广陵”科技文化节、学生社区文化节、建筑文化节、服饰与皮具文化节、护士文化节、文法文化节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学院连年被评为江苏省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学院开展与扬州大学等学校的交流学习计划,入校成绩优秀的学生,将有机会交流学习4年;在校生全部课程平均学分绩点符合要求的,将有机会交流学习半年。学院注重加强与国际知名大学的合作和交流,经过多年的开拓和积累,学院已与包括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在内的国外十多所院校建立了教学、科研和学生交流的合作渠道。通过对外交流与合作,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学院现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特等奖学金、校长奖学金、朱敬文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和其他多种社会奖助学金,年发放金额近1100多万元。

    就业平台宽广,社会声誉良好。学院采取切实措施帮助学生考研考证,专门设立24小时开放的考研自修室,学院每年毕业生考取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英国杜伦大学、伯明翰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等国内外世界一流大学的研究生比例不断提高,2019年学院考研录取率达到10.23%。近年来,学院与企事业单位共建校外实习基地170多个,学院毕业生录用到国家公务员队伍、国家基层项目、各级事业单位达10%。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7%以上,目前毕业生在联合国总部、中国石化集团、东方航空公司、中国电信等大型企事业单位,因工作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发展潜力大,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用人单位总体满意度达97%,2019届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达96.68%。学院社会美誉度与日俱增,得到了教育部、省教育厅领导和国内高等教育专家的充分认可,得到了行业企业的充分信任,学院获“2019年江苏省十佳网络口碑本科高校”称号。

    百年扬大坚苦自立,活力广陵开拓创新。在迈向新的历史征途中,让我们一起携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探索面向未来应用型人才成长、适应创新创业创造发展的智能教育生态,为创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周边环境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坐落于联合国“最佳人居奖”“世界美食之都”、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扬州,位于两个国家级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核心地域,三面环水,园林式校园智能化、生态化、开放化、人文化交相辉映。


通讯地址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南路199号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招生就业处 邮编:225100

联系电话

咨询电话:0514-87993666;0514-87994013;0514-87993999;0514-87997337;0514-87978108
上一篇:飞行员执照有几种? 下一篇:2024年空乘专业专科的大学哪些?
咨询咨询
快速咨询
育人TOP

上学如此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