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改变命运,技能成就人生
公众号
  • 空乘专业公众号

    空乘专业公众号

  • 留学公众号

    留学公众号

  • 艺术教育公众号

    艺术教育公众号

  • 职业教育公众号

    职业教育公众号

电话
咨询时间:9:00 ~ 23:30
400咨询热线
  • 留学咨询热线留学咨询热线

    400-6666-588

  • 航空专业咨询热线航空专业咨询热线

    400-6028-090

  • 职业教育咨询热线职业教育咨询热线

    400-0035-665

  • 艺术专业咨询热线艺术专业咨询热线

    400-6608-211

西京学院院校简介

院校简介 学校信息更新时间:2020-06-10 15:56

学校领导

具有研究生教育资格的普通高校

西京学院


西京学院地处古城西安,始建于1994年,2005年获批为普通本科高校,2009年获学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作为全国第一所民办高校通过教育部本科合格评估,2011年成为全国首批获得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资格的五所民办高校之一,2017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8年4月,西京学院获批陕西省“一流民办高校建设单位”。学校始终秉持“诚、健、博、能”的校训,以创办“有使命,有远见,有智慧”的大学为己任,培育英才,传承文明,努力建设高水平西京大学。  

学校占地近1749亩,建筑面积76万平方米。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立足为区域经济服务,结合本校优势,学校确立了以“三大专业群”建设为主的专业发展规划,即以智能制造为牵引的工科专业群,以审计学、会计学为引领的经济管理专业群,以视觉传达设计为轴心的现代艺术设计。现设有14个院系、7个书院;5个专业硕士点,34个本科专业,14个高职专业。

学校坚持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以培养人格健全、基础知识扎实、专业实践能力强、勇于创新,能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解决一定复杂问题的一线工程师或行业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发展模式,突出实践能力与职业素质培养。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陕西省一流建设专业1个、培育专业5个,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建有“国家级众创空间”“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全国优秀社科普及基地”等。近三年,学生在学科竞赛、创新创业活动等重要赛事中,获省级以上奖项3000余项。

《中国民办本科院校科研竞争力评价研究报告》显示,西京学院科研竞争力2018年跃至全国第一。学校获批“教育部东南亚研究中心”“陕西省混凝土结构安全与耐久性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可控中子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并建有“何积丰院士工作室”“西京学院物联网与大数据技术研究中心”“西京学院有机高分子光电材料重点实验室”“西京学院-智能制造研发中心”“西京学院会计审计信息学研究中心”“陕西民间造型艺术与设计研究中心”“国防科技研究院”等科研平台。近三年,获批国家、省部级等纵向科研项目250余项,其中1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1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横向课题经费超过3亿。

学校不断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紧紧围绕“学生服务与发展”这一主线,坚持“学生为本,德育为先、引导为主、服务为基”的指导思想,大力推行住宿书院制管理模式,充分发挥书院和专业学院的作用,通过构建素质拓展教育、人际交往和信息化建设三大载体,配合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评价体系,不断更新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法、创新教育模式,拓展学术及文化活动,为青年学子的健康成长营造了丰富高雅、活泼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塑造了学生的健全人格、高尚品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校发挥学科、人才和技术优势,始终坚持创业“全面覆盖、点上突破”和就业“三全一化”的工作思路,构建“一融入二协同三促进”应用技术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努力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实现了创新创业教育和就业工作的“全面覆盖、全程指导、全员参与”,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均保持在90%以上,就业质量逐年提高,得到社会认可。学校被陕西省教育厅评为“陕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被教育部评为“2015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18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同时,获评“全国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院指导服务奖”“科技部国家级众创空间”“陕西省创业孵化示范基地”“陕西省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共青团陕西省青年创业孵化基地”等。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间的教育、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成立了海外办学基地——新加坡汉桥学院,在德国建立了艺术类实践基地,在学校成立了DCKD德国德中艺术设计交流协会驻中国陕西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与韩国培材大学设立韩国语教育中心,建立学分互认关系,学生可以赴韩参加升本学习;与法国Yncrea工程大学联盟合作成立“中法工程师学院”;与新加坡、法国、美国、英国等10多个国家及台湾地区的30多所著名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及合作关系。

今天的西京学院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西京人将继承和发扬“无私奉献、报国为民、挑战极限、追求卓越”的万钧精神,落实战略提升、体制创新、内涵建设、资源整合、国际合作、塑造特色六大任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学校简介

西京学院简介

  

  西京学院是一所具有研究生教育资格的普通高校,坐落于古城西安西部大学城内。2005年升格为本科院校,2009年取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得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资格。西京学院始终坚持“诚、健、博、能”的校训,以创办“有使命,有远见,有智慧”的大学为己任,培育英才,传承文明,努力建设高水平西京大学。

  学院占地1391亩,建筑面积61万平方米。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机械工程、控制工程、土木工程为代表的工科,以会计学、电子商务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以服务于产业的工业设计、视觉传达为代表的艺术设计“三大专业集群”,现设有17个院系、3个书院和4个社区;开设5个硕士专业,33个本科专业,23个专科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3万余人。

  学院坚持“科学之精神、人文之素养、专业之特长”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发展模式,突出实践能力与职业素质培养。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5个,省级精品课程10门,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6个。2015年,成功组织学生参加竞赛活动170项,其中省部级以上竞赛103项,获得国家级奖项1011项,省部级奖项697项。

  学院注重科研工作。2012-2014年的《中国民办本科院校科研竞争力评价研究报告》均显示,学院科研竞争力全国排名第五,陕西民办高校第一。截至2015年年底,学院获批包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在内的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等纵向科研项目共173项,签订横向课题合同77个。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59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及CSCD,CSSCI论文共1432篇,三大检索论文391篇。申请各类专利共270项,获得专利授权共196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3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68项,外观专利授权15项。

  学院不断强化学生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推行住宿书院制(社区)管理模式,充分发挥书院和专业学院的作用,通过构建素质拓展教育、人际交往和信息化建设三大载体,配合完全学分制,拓展学术及文化活动,为青年学子的健康成长营造了丰富高雅、活泼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塑造了学生健全人格、高尚品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院发挥学科、人才和技术优势,努力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积极构建“全员参与就业、全程指导就业、全方位实现就业”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逐年提高,得到社会认可,被陕西省教育厅评为“陕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被教育部评为“2015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间的教育、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成功举办三届“中德艺术交流与设计教育论坛”,并在德国建立了艺术类实践基地;与韩国培材大学设立韩国语教育中心,建立学分互认关系,学生可以赴韩参加升本学习;与新加坡、法国、美国、加拿大、台湾、香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所著名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及合作关系。

  今天的西京学院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西京人将秉承 “无私奉献、报国为民、挑战极限、追求卓越”的万钧精神,落实战略提升、体制创新、内涵建设、资源整合、国际合作、塑造特色六大任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  更多


周边环境

西京学院周边环境介绍

 

西京学院坐落在具有一千多年悠久文化历史的古城西安。先后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这里有极其丰富而珍贵的名胜古迹和历史文物:秦始皇兵马俑、半坡博物馆、西安碑林、西安城墙、大雁塔、华清池。西安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是与雅典、开罗、罗马齐名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

西京学院位于西安南郊的神禾塬。这里东与青松翠柏、花团锦簇的常宁宫带水相连,北与白云悠悠、晨钟袅袅的大雁塔隔垅相望,“长安八水”之一的决河自西向东从校园流贯而过。

神禾塬,关中四大名塬之一。传说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驰马巡游至此,发现路边谷生九穗,硕大无朋。遂下马抚而叹曰:“真乃神禾也”。神禾塬由此得名。

常宁宫,是隋末唐初,唐太宗之母窦太后避难于此,并修建的庙宇。民国时期,胡宗南在这里为蒋介石秘密修建行宫,蒋介石偕夫人宋美龄曾三次下榻。蒋纬国与石静宜小姐的婚礼也在此举行。

六十年代,我国著名作家柳青,在这里根据真人真事写下了举世名篇《创业史》。

樊川,位于少陵塬与神禾塬之间。这里屏山倚原,决河流贯,河谷宽敞,肥沃平坦。被誉为“天下之奇处,关中之绝景。” 汉唐历代皇亲国戚、达官显贵多在这里建造别墅园林。唐代诗人杜甫、岑参、刘禹锡、孟郊都经常在这里寻幽访胜,游览吟咏。宋代名相寇准的《忆樊川》中有“高秋最爱樊川景,稻穗初黄柿叶红”佳句。

通讯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西京路1号

联系电话

029—85628909;85628035;85628068;4000292339
上一篇:飞行员执照有几种? 下一篇:2024年空乘专业专科的大学哪些?
咨询咨询
快速咨询
育人TOP

上学如此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