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改变命运,技能成就人生
公众号
  • 空乘专业公众号

    空乘专业公众号

  • 留学公众号

    留学公众号

  • 艺术教育公众号

    艺术教育公众号

  • 职业教育公众号

    职业教育公众号

电话
咨询时间:9:00 ~ 23:30
400咨询热线
  • 留学咨询热线留学咨询热线

    400-6666-588

  • 航空专业咨询热线航空专业咨询热线

    400-6028-090

  • 职业教育咨询热线职业教育咨询热线

    400-0035-665

  • 艺术专业咨询热线艺术专业咨询热线

    400-6608-211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院校简介

院校简介 学校信息更新时间:2020-07-29 14:36

学校领导

             

     书记:廖立国

                        院长:付景川

                        副书记:付景川  王玉娟    申永东

                        副院长:申永东   张殿波  严景阳  黄学寿  孙巧耘

                      

 

学校简介

 

吉林大学简介

吉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重点综合性大学,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军事学、艺术学等全部13大学科门类;有本科专业12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2个;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覆盖17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学校师资力量雄厚,荟萃了一大批学识渊博、治学严谨的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39人( 双聘29人)。

吉林大学珠海校区简介

吉林大学珠海校区是吉林大学在珠江三角洲设立的战略窗口。2002年1月13日吉林大学与珠海市人民政府签订《珠海市人民政府吉林大学合作建设吉林大学珠海校区协议书》。吉林大学珠海校区占地5,000亩,现有吉林大学研究生院珠海分院、吉林大学南方研究院、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珠海分实验室、国家地球物理探测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珠海分中心、符号计算与知识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珠海分实验室、吉林大学海洋油气资源研究中心、中国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南方基地、吉林大学粤港澳台区域合作与发展研究中心和吉林大学珠海学院等9个教学、科研和管理机构。已经形成从学士、硕士到博士培养的完整高等教育教学体系、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完整高等学校功能体系。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简介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以下简称学校)是经教育部2004年5月18日批准成立,现由吉林大学与珠海市华政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在吉林大学珠海校区合作建设的独立学院。学校现设25个二级学院、9大学科专业集群,60个本科专业,全日制普通本科在校生30000余名。

社会评价

2020年

2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竞赛评估与管理体系研究》专家工作组发布《2015-2019年和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结果》,我校学生学科竞赛位列全国民办及独立学院第十四,广东省同类院校第二。

2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竞赛评估与管理体系研究》专家工作组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教师教学竞赛分析报告(2012-2019)》显示,在上榜的121所独立学院中,我校入围十强,在广东省内独立学院中名列第二。

6月,艾瑞深校友会网发布的《2020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高考志愿填报指南》显示,吉林大学珠海学院跻身中国顶尖独立学院专业行列,勇夺校友会2020中国独立学院一流专业排名冠军。

2019年

3月,学校获评学信网院校满意度广东本科高校第9名。

3月,官方微信入选腾讯公司“2018年互联网+校园影响力排行榜”南部明星榜,是本次全国获奖高校中唯一一所二本院校。

5月,学校旅游学院旅游管理、高尔夫管理两个项目顺利通过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旅游教育质量认证。

5月,学校荣获第一届广东省学校国防教育成果交流展示活动二等奖,并获第二届活动承办权。

8月,学校官微以全国排名28入选2018-2019中国大学官微年度排行榜百强,位列全国二本与独立院校第一名。

10月,学校被授予“广东当代民办学校突出贡献奖”荣誉称号。

11月,学校被确定为“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学校位居“2019年度品牌影响力独立学院”第一名,并荣获“思政示范高校”、“双创示范高校”等多项荣誉。

12月,学校被确定为2019-2022年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

2018年

4月,我校荣获“2017年度广东省高等院校对外交流与合作先进集体奖”。

5月,我校被评为2015-2017年度“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

5月,我校官微荣获2017年度广东高校新媒体影响力一等奖。

8月,我校官微以全国排名29入选2017-2018中国大学官微年度排行榜百强,位列全国二本与独立院校第一名。

11月,我校荣获第九届新华网大国教育之声“综合实力独立学院”第一名,同时荣获“‘双创’典型示范高校”和“就业典型高校”荣誉。

12月,我校位居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2019中国独立学院排名首位。

2017年  

1月12日,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联合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推出《2017年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位居2017年中国独立学院竞争力排行榜榜首。

1月12日,在2016年度广东省高校国际交流暨港澳台事务工作会议上,学校被评为“2016年度广东省高等院校对外交流与合作先进集体”。  

4月25日,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2017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最新发布2017中国独立学院教学质量排行榜等榜单,学校排名第一。

8月,学校被评为广东省文明校园(全省仅10所高校获此殊荣)。

12月25日,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编写完成、科学出版社即将出版的《2018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中国高考志愿填报指南(校友会版)》中,最新发布2018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等榜单。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在265所独立学院中脱颖而出,以100分满分、排名6星级,名列2018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榜首。

2016年

1月11日,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2016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2016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中,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夺冠,这也是学校连续第三年入选中国五星级独立学院。

2月29日,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联合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推出《2016年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咨询报告》,报告中发布了2016年中国独立学院竞争力排行榜,在271所独立学院中我校雄踞第一。

6月14日,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2016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公布最新2016中国大学最佳专业排行榜,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有3个专业跻身6星级专业,5个专业跻身五星级专业,7个专业跻身四星级专业,4个专业跻身三星级专业,问鼎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2016中国独立学院最佳专业排行榜榜首,是目前中国独立学院本科专业办学实力最强、办学水准最高、办学特色最为鲜明的大学。

12月9日,在新华网主办的第七届“大国教育之声”论坛活动上,学校荣获“品牌影响力独立学院”称号并居于榜首。同时,学校荣获“新媒体创新特色高校”和“就业典型高校”荣誉。

12月29日,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2017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公布2017中国独立学院综合实力排行榜,学校综合得分100分,问鼎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2017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榜首。  

2015年

1月12日,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2015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2015中国独立学院综合实力排行榜中,学校跻升全国第二名,稳居广东省第一名,这是学校连续第二年入选中国五星级独立学院。

10月,学校党委被确定为珠海市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

12月4日,在新华网主办的2015新华教育论坛“大国教育之声”活动上,学校荣获“中国社会影响力独立学院”称号并居榜首。

2014年

3月26日,学校位居中国校友会网2014中国综合类独立学院排行榜榜首,是中国大陆地综合办学实力最强的综合类独立学院。

12月4日,在2014新华网新华教育论坛——“大国之声”活动上,学校被评为“2014中国影响力独立学院”,全国排名第一。

2013年

中国校友会网发布的《2013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中,学校位居独立学院排行榜全国第三名,广东省第一名。

12月4日,在新华网主办,以“传承教育魅力”为主旨的2013新华教育论坛——第四届“大国教育之声”活动上,学校被评为“2013中国品牌影响力独立学院”,位列第二名。

12月30日,中国校友会网发布《2014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学校稳居全国独立学院排行榜第三名,广东省第一名。

2012年

在中国校友会网发布的《2012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中,学校位居独立学院排行榜全国第四名。

在2012年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院排行榜,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位居全国第八名。

2011年

在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的“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和先进个人表彰会”上,学校荣获“全国优秀独立学院”称号。

在中国校友会网与《21世纪人才报》发布的《2011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中,学校位居独立学院第八名。

学院党委被评为广东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珠海市先进基层党委。

2010年

由《半月谈》杂志社和《中国名牌》杂志社等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民办教育论坛上,我校被授予“中国独立学院杰出品牌”称号;

在首届广东教育博览会上荣膺“广东民办教育突出贡献奖”;

在“全国独立学院表彰大会暨中国独立学院协作会2010年峰会”上,我校以独特的办学理念、过硬的办学质量、规范的教学管理、雄厚的办学实力,从全国322所独立学院中脱颖而出,被评为“全国先进独立学院”。

在2010南方都市报广东教育年度总评榜中,我校荣获“2010年度广东最具就业竞争力独立学院”称号。


2009年

我校荣获 “回响中国”腾讯网教育年度总评榜全国独立学院综合实力20强,名列第四位。

2008年

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教育新闻网、人民政协报、现代教育报、腾讯网等多家权威机构联合发布“回响中国——2008中国教育年度总评榜”,学校荣获“中国品牌独立学院综合实力十强”殊荣。

中国校友会网、《大学》杂志和《21世纪人才报》发布《2008中国民办高校评价研究报告》,我校位居第五名。

2007年

新华通讯社、中央电视台、全国学生考试与升学就业指导中心、中国教育管理科学学会、中国教育管理杂志社、新华社《中国名牌》杂志、中国行业名牌大众满意度调查办公室评选我校为“公众满意·中国十大名牌独立学院”。

此外,我校被优学网、中华网、校内网和教育部中国信息网评选为“综合实力20强独立学院”和“十佳和谐校园”。

2006年

由新浪考试、教育部微博教育信息网、优学网携手全国40家主流媒体联合评选我校为全国“综合实力20强独立学院”。

2005年

教育部对全国249所独立学院的办学条件、教育教学、招生情况进行专项检查,教育部专家组对我校给予“堪为全国独立学院规范化办学的典型”的高度评价。


顾问委员会

学校特邀一批著名高等教育专家、科学家成立了“吉林大学珠海学院顾问委员会”,指导学校的发展战略、改革大计、品牌建设等重大问题。为建设一流独立学院的发展战略目标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使学校能在激烈的办学竞争中抢得发展先机,占领发展制高点。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第二届顾问委员会成员名单(2013年5月-)

周远清  原国家教育部副部长

周其凤  北京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刘正义  华南理工大学原校长  
       李延保  原中山大学党委书记
       叶取源  上海交通大学原常务副校长
       孙莱祥  复旦大学原副校长
       许敖敖  澳门科技大学校长

师资队伍

      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师资队伍水平不断提升。学校以吉林大学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为依托,面向全国引进优秀人才,积极培养青年骨干教师,组建了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研发能力较强、德才兼备、勤奋敬业的教师队伍。

      专任教师中,43%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84%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国家级、省部级等一批高层次人才受聘为我校特聘教授。学校制定了《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教职工培训进修管理办法》、《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三个层次”人才建设工程实施办法》、《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博士提升计划实施办法》、《吉林大学珠海学院“百人工程”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实施办法》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几年,学校荣获了首批广东省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奖励项目150万资金资助, 3名教师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地方合作项目资助出国访学,3名教师入选广东省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14名教师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教师国内访问学者计划,32名教师入选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4名教师被聘为首批“珠海特聘学者”。

办学定位

     学校遵循“十一五确保质量形成规模、十二五优化结构提升质量”的发展思路,确立“综合性、应用型、开放式、强特色、居一流”的办学定位。


教学工作

一、专业建设

 (一)专业基本情况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60个,涵盖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教育学九大学科门类。其中理工科专业占比50%。旅游管理、广告学、英语、朝鲜语、制药工程、建筑学、金融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流管理、软件工程、应用化学等12个专业被广东省教育厅确定为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特色专业)。

 (二)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布局,完善专业建设与管理,推进专业认证,加强“辅修专业”建设。优化专业结构、构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群建设和新专业申报工作。重点突出大数据、航空类专业的职业培训、专业方向和专业建设。面向需求、优化结构形成了“一体两翼”的专业建设格局。一主体是指现有的60个本科专业。两翼是指航空类和海洋类专业群。按照专业认证标准,推动我校“十三五”期间专业认证工作;不断加强新工科专业建设; 结合实际情况,探索多种培养模式,促进人才培养多元化,积极开设“辅修专业”。现共有行政管理(公务员方向)、会计学、金融学、商务英语、工商管理、朝鲜语(经贸方向)、自动化、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管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汉语言文学、电子商务、金融学(创新实验班)、广告学(品牌传播方向)等14个“辅修专业”。

  二、人才培养

将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真正转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体现企业、行业和社会需求,实施分流培养,分类指导,构建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满足专业培养要求的基础上,以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为原则,增加选修课程比重,同时,将课外实践环节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主要包括各级各类竞赛、科学研究、发明创造、技术开发、发明专利、发表论文、社会实践七大类,课外实践环节要求修读不少于4学分,最多可计入8学分,超出部分可以置换相关的选修课学分,计入毕业总学分。

  三、质量工程项目

在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中,对项目的建设实行动态管理,按时对项目实施中期检查和结项验收。侧重省级项目的建设与持续发展,引入校外专家组织结项验收的同时,加强对潜在项目的前期培育和优秀成果的应用与推广。坚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的建设。

2018年校级教学质量工程建设项目立项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教学团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精品资源共享课、协同育人平台、精品教材培育项目、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等个10大类共67个项目。

  四、教学成果奖

2017年评选出校级教育教学成果21项,并在此基础上推荐5项成果申报广东省第八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其中一项获一等奖。我校曾荣获广东省第七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一项。

科学研究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统筹推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师资队伍建设及建设资源的优化配置,紧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及产业结构,结合学校办学实际,不断凝炼特色学科研究方向,打造学校优势特色学科,提升为区域社会经济服务的能力。学校每年投入专项资金用于科学研究及学科与平台建设。现拥有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生物工程、建筑学等3个省级重点学科,车辆工程、应用化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等3个学科为珠海市优势学科,校级重点学科10个。在目前广东省重点学科建设中,学校居于民办高校首位。自2014年始,学校与吉林大学在金融与工程领域的金融、机械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制药工程及生物工程等7个专业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研究生的课程学习、教学管理及毕业答辩等培养的全过程在学校进行。2017年,学校与葡萄牙米尼奥大学签订联合培养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博士研究生协议,并与韩国南首尔大学签署中韩医疗翻译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

  学校现有吉林大学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珠海分实验室、吉林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珠海分实验室、符号计算与知识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珠海分实验室、广东省中小企业生物医药(技术)服务示范平台、广东省中小企业化学工程与材料公共服务平台、珠海市工业设计及模具制造技术公共实验室、珠海市生物医药协同创新中心、珠海市新型给药系统重点实验室、珠海文化理论研究基地、珠海横琴创新发展研究基地、珠海温泉产业与文化研究基地、珠海市健康城市研究基地、珠海“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发展研究基地、珠海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珠海市保税区创新发展研究中心、国际福祉联合研究中心、海洋弹性建筑研究中心、韩国语研究中心等各类各级科研平台59个。建有珠海市吉珠中小企业先进技术研究院、珠海吉达讯储能技术研究院等两个具有独立法人的新型研发机构。2016年,学校梁艳春教授获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6年,学校获得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2017年,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厅指定为“一市一高校海洋经济研究支持体系建设高校。2018年1月,学校与珠海市海洋农业和水务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面向珠海海洋经济发展需求,共同开展智慧海洋、海洋经济、海洋环境保护与利用、海洋生物制药、海洋高端装备制造、滨海旅游与港口物流等领域研究,推动珠海海洋产业转型升级持续发展。2018年6月,与欧洲科学院院士院士、意大利特伦托大学教授Fausto Giunchiglia签订合作协议,建立Fausto Giunchiglia院士人工智能研究室,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深度开展人工智能、大健康等领域合作研究,搭建集社区医疗、智能家居、健康养老、远程教育、互动娱乐、安全防护等功能的数字智能多媒体系统服务平台,提升科技服务社会能力。

  近5年来,学校科研可支配经费总额1亿多元,承担外来各类各级科研课题600余项,其中企事业单位委托开展的技术攻关、人才培训、政策咨询等课题20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800多篇,其中被SCI、EI、SSCI、CSSCI等检索的高水平论文500余篇;取得专利129项,取得软件著作权47项;被政府、大型企事业采纳研究报告27份。为企业提供产品质量提升、前沿技术支持、产品创新研发、设备共享等技术创新以及人才培养、咨询、业务培训等社会服务。目前已为广东省及珠海市380余家中小微企业提供了近6000次检测服务,帮助企业解答疑惑。为本地企业解决技术难题100 余项,创造经济价值20多亿元。

图书资料

图书馆共八层,建筑面积合计54000平方米,馆藏图书294万余册,拥有中国知网、超星学术视频等多种数字资源,并与吉林大学建立了文献资源信息共享关系,与金湾区文化馆(图书馆)、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图书馆等单位建立馆际合作关系。每周开馆时间108.5小时,年均接待校内外读者百万人次。

图书馆秉承“读者至上、文明传承”的精神,以“智慧与服务”为馆训,承担着阅读推广、文化传播、信息素养教育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等多项职能。拥有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珠海市“巾帼文明岗”、珠海市金湾区信息素养教育基地等多层面的学术平台。每学年推出的“世界读书日”、“新生文化节”等活动,每周开展的“图书馆1小时讲座”、电子数据库操作培训、读书沙龙等工作(分别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数据库培训师以及图书馆学科馆员等参与主讲),已成为卓有成效的文化品牌,起到了春风化雨的育人效应。图书馆还不定期举办特定主题书展、书法作品展、绘画作品展和毕业生设计作品展等系列文化活动,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此外,作为高校图书馆,其社会化服务工作亦成效显著。联合珠海市中小学校,先后开展多场“手牵手,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人文素养教育活动,在中、小学生心中传播爱阅读、爱生活的理念,广泛发挥服务育人的社会职能。

设施设备

学校拥有一流的本科办学条件,依山傍海,占地面积2421亩,包括4栋教学楼,43栋学生公寓,12栋教师公寓,以及图书馆、实验楼、体育馆、高尔夫球场等。

学校教学设施齐全,教学行政用房近24万平方米,其中教学楼4栋共9.2万平方米,图书馆5.25万平方米,实验楼和机电实训楼共3.4万平方米,为化工与新能源材料学院、药学与食品科学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等实验室所在地;五环体育馆和游泳馆共1.1万平方米。此外,学校现有标准足球场2个、五人足球场2个,标准田径场1个,室内外篮球场地23个,室内外排球场地4个,室内外网球场地6个以及乒乓球馆、健身房等。学校生活设施完善,2个大型食堂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学生公寓40栋,有3万多张床位,4人标准间,设有空调、电脑桌、电话、网络接口、电风扇、饮水机、独立卫生间、太阳能淋浴等设备。


国际合作

学校大力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根据“立足港澳台、稳固亚洲,突出欧美澳”的发展战略,目前,学校已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德国、瑞典、瑞士、挪威、西班牙、葡萄牙、俄罗斯、新加坡、韩国、日本、马来西亚、泰国、香港、台湾、澳门等20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所高校建立交流关系并开展实质性合作,其中包括美国迈阿密大学、犹他大学、澳大利亚西澳大学、麦考瑞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奥塔哥大学、韩国高丽大学、韩国庆熙大学、韩国外国语大学、韩国东国大学、日本东北大学、俄罗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台湾“中央”大学等14所全球500强高校。

  结合学校人才培养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办学思路,学校大力培养国际化应用型人才,鼓励学生赴国(境)外学习深造。据统计,学校与境外高校或境内涉外机构签署各类合作协议与备忘录150多项,提供涉外项目160多个。至今,学校总计选派了近3000名学生赴国(境)外留学、交流,平均每年约选派300-400人赴国(境)外留学、带薪实习或文化体验,每年提供公费留学名额100多个;教师赴外交流累计达160多批次,近300人次;累积引进270多人次境外专家来我校任教、讲学、开展讲座等;成功举办18次国际(双边)会议;2009年春季学期至今已有来自美国、法国、德国、瑞典、葡萄牙、爱尔兰、奥地利、西班牙、澳大利亚、俄罗斯、委内瑞拉、日本、韩国、朝鲜、泰国、菲律宾、也门、约旦、尼日利亚等21个国家的近1300人次留学生来校学习、生活。

  借助优质的国际化资源平台,学校大力培育特色项目,积极创新中外人才联合培养模式。学校先后在金融学、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英语、酒店管理等6个专业组建2+2中外双学位项目专班,聚集优质的师资资源、课程资源、国际项目资源,直接对接世界QS排名第82位的新西兰奥克兰大学、世界QS排名第240位的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等多所世界知名高校,旨在培养专业能力突出、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立足于开放式办学的总体发展思路,学校将继续拓展国际化平台,大力推动教师国际化、学生国际化、课程国际化、科研国际化的发展,努力实现学校国际化办学的新突破。

院士讲座

为塑造学校的学术品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学术氛围,提升校园文化知识层次,提高学生文化修养和学术品位,自2006年秋季学期起,我校开始举办 “科技大师系列讲座”,每周邀请一位院士来校讲学,迄今已有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第三世界科学院和国际宇航科学院、欧洲科学院的97位院士光临,并主讲了142场讲座,极大地开阔了师生的学术视野。“院士林”里,院士们手植的红木棉枝繁叶茂,与“校友林”、“国际合作林”、“校企合作林”一道为校园增添了亮丽的风景。2013年9月,以科技大师系列讲座为引领的讲座体系建设成果经学校推荐,参加广东省2013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荣获三等奖。



校园文化

 

学院的建设与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学院经常邀请不同领域的学术大师和吉林大学的名师来院进行高水平的学术讲座、专题报告;马云、王石、白岩松、鲁豫等多位社会名流和同学们面对面交流,极大地开阔了学生们的学术和社会视野。学生在感受浓郁校园文化的同时,也积极参与并推动着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学生获奖

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大学生科技、文化、体育及其它专业类比赛,近四年来共获得各类奖项1530项,其中获得国家级奖项达580项,省级741项,市级209项。近年来,我校组织学生参加了美国(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学院奖、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NECCS)、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远华杯”全国大学生会展创意大赛、“商骄”商务英语演讲大赛、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多项国家、省、市级别的学术科技类、文化艺术类、创新创业类竞赛,学生们在竞赛中顽强拼搏、努力进取,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特别是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举办以来学校高度重视,每年投入近百万经费组织学生团队参赛,学生团队在第一至第三届荣获全国总决赛铜奖3项、广东省分赛银奖5项,铜奖12项获奖数量位居同类院校第一位并连续三届荣获优秀组织奖,为营造良好的学风校风和推动校园文化建设长足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地理环境

 

学院坐落在“珠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东南沿海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珠海市,与香港隔海相望,与澳门陆地接连。广珠城际轻轨已经开通,珠海直达广州只需40分钟。世界瞩目的港珠澳大桥已经动工开建,通车后,珠海到香港的行车时间仅为30分钟。

校园背靠峰峦叠翠的观音山,面对烟波浩渺的南中国海,紧邻珠海航空产业园,靠近国际枢纽海港高栏港,位于珠三角战略发展要地。校园由闻名世界的设计悉尼奥运会场馆的澳大利亚PTW公司按照澳洲滨海建筑风格整体规划设计,环境幽雅,椰风海韵,空气清新,风光绮丽,是莘莘学子读书学习的理想园地。

诚挚欢迎全国学子踊跃报考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周边环境

学院坐落在“珠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东南沿海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珠海市,与香港隔海相望,与澳门陆地接连。广珠城际轻轨已经开通,珠海直达广州只需40分钟。世界瞩目的港珠澳大桥已经动工开建,通车后,珠海到香港的行车时间仅为30分钟。

校园背靠峰峦叠翠的观音山,面对烟波浩渺的南中国海,紧邻珠海航空产业园,靠近国际枢纽海港高栏港,位于珠三角战略发展要地。校园由闻名世界的设计悉尼奥运会场馆的澳大利亚PTW公司按照澳洲滨海建筑风格整体规划设计,环境幽雅,椰风海韵,空气清新,风光绮丽,是莘莘学子读书学习的理想园地。

通讯地址

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草堂

联系电话

0756-7626272 7626296
上一篇:飞行员执照有几种? 下一篇:2024年空乘专业专科的大学哪些?
咨询咨询
快速咨询
育人TOP

上学如此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