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改变命运,技能成就人生
公众号
  • 空乘专业公众号

    空乘专业公众号

  • 留学公众号

    留学公众号

  • 艺术教育公众号

    艺术教育公众号

  • 职业教育公众号

    职业教育公众号

电话
咨询时间:9:00 ~ 23:30
400咨询热线
  • 留学咨询热线留学咨询热线

    400-6666-588

  • 航空专业咨询热线航空专业咨询热线

    400-6028-090

  • 职业教育咨询热线职业教育咨询热线

    400-0035-665

  • 艺术专业咨询热线艺术专业咨询热线

    400-6608-211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院校简介

院校简介 学校信息更新时间:2020-07-19 14:37

学校领导

请点击http://www.zhku.edu.cn/xxgk1/xrld.htm了解学校领导。

学校简介

http://www.zhku.edu.cn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Zhongkai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Engineering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是一所以农、工学科为优势,农、工、理、经、管、文、艺、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公办、高水平应用型本科大学。学校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广州,有海珠、白云两个校区,校园总面积2000余亩。校园集云山之神秀,汇珠水之灵气,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 1053 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为 54.5%;现有柔性引进院士 6 名,国家十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 1 人,973 首席科学家 1 人,珠江学者讲座教授 5 人,珠江学者特聘教授 1 人,青年珠江学者 2 人,广东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2 人,全国优秀教师 3 人,广东省教学名师 3 人、南粤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15 人,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 12 人,广东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15 人,广州珠江科技新星 5 人,省级科技创新团队 6 个,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 7 个。学校图书馆藏书 124.72 万册,电子图书 238.9 万册,各种类型数字资源库 43 个。

为争取社会各界支持办学,促进学校发展,1987年4月,根据国家副主席王震提议,经中共广东省委同意,成立了学校董事会,王震任名誉董事长,广东省省长叶选平任第一届董事会董事长。此后,历届学校董事长均由在任广东省省长担任。董事会成员包含有国家领导人、省部级领导以及港澳知名人士。

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备受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与关心。党和国家领导人叶剑英、邓小平、杨尚昆、王震先后为校园内的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廖仲恺铜像、何香凝汉白玉塑像和廖仲恺纪念碑题字。国家主席杨尚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何鲁丽、周铁农,全国政协副主席廖晖、霍英东、马万祺等多次亲临学校视察指导工作。海内外各界人士深怀对廖仲恺、何香凝及其开创事业的崇敬和景仰,不断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大力支持,霍英东、马万祺、何厚铧、崔世安、曾宪梓、何鸿燊、杨钊、刘宇新等一批港澳社会贤达为学校捐资兴建实验楼、图书馆、教学楼等,添置教学科研和医疗卫生设备,设立奖教学金,为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不遗余力。

九十多年来,学校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其中包括基层农业技术干部、专家、学者以及省部级领导干部,中国工程院院士曾溢滔、原农业部部长陈耀邦等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学校先后与英国利物浦大学、诺丁汉大学、布鲁内尔大学、布莱顿大学、爱丁堡龙比亚大学,美国夏威夷大学、威斯康星大学、圣道大学、密苏里大学,加拿大圭尔夫大学,澳洲中央昆士兰大学,新西兰林肯大学、梅西大学,日本创价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工业大学,德国富克旺根艺术大学,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等建立了友好互访、人才培养及学术合作关系。

   近年来,学校被评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价合格学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安全文明校园、全国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全国无偿献血贡献奖金奖单位、广东省回乡大学生开展农业科技下乡活动先进单位、广东省青年志愿服务优秀集体,在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方面得到了社会广泛认可。


人才培养


学校于2006年1月获得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09年1月被教育部评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学校现设有17个二级学院,1个教学部和华南地区最大的雅思考点(IELTS);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学科9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5个、本科专业58个。学校面向全国16个省市招生, 现有本科生、研究生约3.5万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2.3万余人。 

我校近年来教育成果丰富。学校主动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新需求,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产学研融合,创新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截止目前,学校有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1 个、国家级卓越人才培 养计划 1 项、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 1 个、国家级特色专业 2 个;省 级特色专业 10 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9 个、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 5 个、 协同人才培养试点 3 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8 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1 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2 个、优秀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 50 多个、 优秀教学团队 9 个、试点学院 1 个等。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全面推开,并获 得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7 项,二等奖 12 项。其中 2019 年一等奖 2 项, 二等奖 2 项。

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逐步走向成熟。近年来学校进一步与地方政府、 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积极推进协同人才培养,将课内外、校内外、海内 外相结合的各类育人项目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形成了协同育人多样化的 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与华大基因合作成立仲华基因科技产业学院,开设“仲华基因科 技产业班”,首期学生即将招生;与新西兰林肯大学、新西兰梅西大学、 英国爱丁堡龙比亚大学、英国龙比亚大学等 4 所国外大学在食品科学与工 程、生物科学类、土木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 4 个专业分别开展“3+2” 本硕连读及“3+1”双学位国际班人才培养;与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等 三所高职院校在园艺等 5 个专业开展“3+2 分段培养”。各类协同培养班 均由办学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展个性化培养。同时鼓励各专业 根据协同创新和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了 “产学研用”结合、“大类招生培养”、“3+1 培养模式”、“卓越工程 师培养”、“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等人才培养模式。

实践教学独具特色。近年来,学校紧扣国家重大战略,积极主动谋划布局校外实践基地,现已建立一批集实习、实训、就业、合作研发、师资 培训于一体的多功能遍布珠三角地区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与梅州市、珠 海市、阳江市、花都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多点选址、充分论证,积极 推进与学校未来发展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学科研实践实习基地 建设,增强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能力。如建设仲恺(广梅园)教学实践 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与珠海市全面合作共建粤港澳都市农业先行示范区、 与广州花都区共建教学科研实践基地等等。高质量、大规模的校外基地的 建设为学生们提供了优质的实践教学资源。学校鼓励和支持学生早进课题、 早进团队、早进实验室,通过技能训练、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方式解决生产生活实际中的真实问题,培养初步的科研能力;积极开展课 外科技创新活动,将国际交流实习、校园文化活动、公益服务、高水平学 科竞赛等纳入通识选修课程体系;结合“大学生志愿者千乡万村环保科普 行动”、“我为美丽乡村绘蓝图”、“‘爱家乡、查乡情’主题教育实践 活动”等第二课堂,把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贯穿于本科教学全过程, 促进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科研成果


学校拥有省级重点学科 4 个,分别为化学工程与技术、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农产品加工 及贮藏工程、植物保护;拥有省“强特色”学科 3 个,分别为化学工程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 畜牧学;拥有珠江学者设岗学科 7 个,分别为生物化工、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农药学、农产 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畜牧学、环境科学;同时,拥有省级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水禽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1 个,省级科研平台 31 个,省级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在线开放课程等共 29 门。近年学校通过国家级品种审定 2 个,其中玉米一个,花生一个;通 过省级品种审定 25 个,其中水稻 4 个,玉米 3 个,花卉 13 个,水果 5 个。

近5年来,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3 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3 项;近 5 年来获得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1 项;教育部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 1 项;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 1 项,三等奖 1 项。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二等 12 项,三等奖 4 项;获得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二等奖 1 项,优秀奖 3 项,创新奖 2 项;获得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一等奖 2 项、二等奖 13 项、三等奖 8 项。全国农林牧渔丰收奖三等奖 1 项;广州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1 项, 东莞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 项,茂名市农业技术推广奖三等奖 1 项。广东省计算机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1 项;首届南粤林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1 项;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 1 项;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1 项; 广东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1 项。通过国家级品种审定 3 个,通过省级品种审定 25 个;获得授权专利 632 项; 被 SCI/EI/ISTP 三大索引收录论文 699 篇,出版学术专著 69 部。


毕业生就业前景


学校非常重视学生就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将职业生涯发展教育贯穿于人 才培养全过程,把“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课程纳入必修课体系,促进 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学校历届毕业生以其专业基础扎 实、实践能力强、团队精神好而受到社会普遍欢迎和高度赞誉。 

学校近三年的初次就业率均超过 94%,不少专业的就业率达 100%,就 业区域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地区。


学术交流


响应党中央“教育应该通过更加密切的互动交流, 促进对人类各种知识和文化的认知,促进各国学生增进 相互了解、树立世界眼光、激发创新灵感,确立为人类和平与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的远大志向”的教育对外开放观,培养学生多元化背景下的认知学习能力和参与国 际和平发展建设的能力,学校积极开展与国(境)外高 水平大学的合作,先后与新西兰林肯大学、梅西大学, 英国爱丁堡龙比亚大学、北安普顿大学,日本创价大学、 京都外国语大学,韩国忠北大学,波兰热舒夫大学,马来西亚沙巴大学、沙捞越大学、城市大学,荷兰艾瑞斯 应用科技大学,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莫多克大学,美国圣道大学、萨斯汉那大学,加拿大圭尔夫大学,德国埃森造型艺术学院,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中国台湾静宜大学、铭传大学、中原大学、健行科技大学、高雄海洋科技大学等 40 多所高校建立了友好的教育交流和学术合作关系,签订了多种类型和多项免学费、有学费优惠或奖学金的本科生交流协议,国(境)外学习交流项目涵盖我校全部专业。每年有多所国(境)外高校的师生团组来我校交流访问。

在校一至四年级学生均可申请赴国外、境外参加一个月至两学年的课程学习或跨文化交流,参加2+2、2+2.5或3+1本科双学位学习,以及3+2本硕连读、4+1本升硕等学位项目;还有直接填报志愿、独立成班、与国外高校联合培 养的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科学类、土木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 4 个专业中外双学位或本硕连读国际班;与中国对外友好协会下属的国家事业单位——中国对外友好合作服 务中心有多年合作关系,所有专业学生均可申请参加暑假赴美国带薪社会实习,日语专业学生可申请赴日本带薪实习。丰富的国际交流项目致力于培养具有跨文化视野和宽阔专业 背景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使学生在各阶段均有出国(境) 开拓视野,在各方面的能力均可得到磨练,丰富人生经历, 获得宝贵经验,提高综合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机会。

覆盖所有专业的短期课程学习与跨文化交流项目

在校一至四年级学生可选择到英国、美国、新西兰、日本、韩国、波兰、马来西亚、荷兰、澳洲、中国台湾等境外大学进行短期的学习交流,学生在各方面的能力均可得到磨练,丰富人生经历,获得宝贵经验。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主要国(境)外交流生项目(截止2019年4月

国别/地区

交流高校

交流模式及学习期限

英国

爱丁堡龙比亚大学

免学费或自费(有学费优惠),近30个专业的一学期学分互认课程学习;2+2、3+1学士双学位,4+1本升硕;独立成班联合培养的土木工程专业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3+1学士双学位国际班;夏令营(不限专业)

英国

北安普顿大学

自费、奖学金,一学期或一年学分互认,多个专业2+2、3+1本科双学位;4+1本升硕;1+1+2硕士双学位

美国

圣道大学

免学费或自费,一学期学分互认课程学习

美国

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

自费、奖学金,3+2本硕连读

美国

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分校

暑期计算机软件课程与实习

新西兰

梅西大学、林肯大学

自费(有学费优惠),多个专业的一学期或一学年学分互认课程学习,独立成班联合培养的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科学类专业3+2本硕连读国际班

日本

创价大学

自费、奖学金,2+2.5本科双学位

日本

京都外国语大学

自费、奖学金,一学年学分互认课程学习

韩国

忠北大学

免学费,一学期或一年学分互认课程学习

波兰

热舒夫大学

免学费,一学期学分互认课程学习

马来西亚

沙巴大学、沙捞越大学、北方大学、城市大学

免学费,一学期学分互认课程学习

澳洲

西悉尼大学、

城市规划专业和会展与旅游管理专业

夏(冬)令营

澳大利亚酒店管理国际学院英语和管理类专业学生2+2本科双学位或一学期课程学习

中国台湾

静宜大学、铭传大学、中原大学、长庚大学、屏东科技大学、醒吾科技大学、健行科技大学、建国科技大学、景文科技大学、高雄海洋科技大学

免学费或自费,一学期学分互认课程学习


    赴美带薪实习、赴日带薪实习项目

学校大力促进在校大学生、尤其鼓励低年级学生暑假赴美国、寒暑假赴日本参加带薪社会实践或专业实习项目,提升学生的外语沟通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感受多元文化,培养自立自强精神及独立生活和社交能力。 

我校学生参加暑期赴美带薪实习项目与同事留影

上述国际交流项目详细介绍见“学校主页-外事处-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介绍”,网址:http://waishi.zhku.edu.cn/gjjlyhz/xmjs/1.htm

3+2课程衔接办学模式

录取时独立成班,中新两校定制人才培养计划。前三学年在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进行通识教育、语言技能强化、学科基础和专业基础的培养等;第四学年进入林肯大学学习食品创新专业的学术写作(英文)及多门专业课程。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承认学生在林肯大学所修的全部学分,达要求者授予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工学学士学位。林肯大学认可我校国际班的课程和我校的学士学位,达到林肯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的其他要求者,第五年可继续在林肯大学学习硕士学位课程,成绩合格者由林肯大学授予食品创新科学硕士学位。 

收费标准

1) 向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缴纳四学年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费、三学年的住宿费、其他国家规定的费用。

2) 前三学年向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缴纳经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备案的通识教育和英语强化培训等费用2.5万元/年,共7.5万元

3) 第四、五学年在新西兰林肯大学就读期间按林肯大学收费标准收取学费、住宿费及杂费。第四学年在林肯大学学费约1.5万纽币,第5学年学费约4万纽币,另有学费优惠减免及硕士奖学金,两年学费合约4~5.5万纽币,两年生活费(含住宿费)约3万纽币。

两大亮点

1. 广东省教育厅与新西兰基督城两大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合作背景下产生的紧密围绕国家食品安全重大战略的第一个政府公益项目。

2.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该项目是与新西兰林肯大学强强合作的、以培养国际化高层次优质人才为目标的我校第一个重点培养的国际学位项目。 2019 年,食品国际 161 班 28 人中 89.3% 学生(25 人)顺利转至林肯大学学习。 现已获我校学士学位并转入硕士阶段学习,其中 6 人 增修并获林肯大学学士学位。


四大优势

1. 3+2本硕连读:达要求者即可获得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证和工学学士学位,以及达到林肯大学科学硕士研究生入学条件,不需参加研究生入学考核,更便利直接就读林肯大学(食品创新)硕士研究生。

2. 单独培养,英语水平提升快:前三年聘请两名以上外教小班教授英语课程,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部分专业课双语或全英教学,为学生进入研究生全英学术学习做好准备。

3.  中新两校教授联合培养:国际班的英语、中外文化教育和专业教学与国外高校无缝对接,两校教授共同研制五学年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融合两国两校教育思想与模式,林肯大学不定期派老师来做学术讲座或授课,定期对国际班学生进行英语水平测试,教育国际化。学生获得林肯大学的硕士学位后即可申请新西兰政府的开放式工作签证,可在新西兰就业,也更容易申请攻读世界名校博士学位。

4. 学费优惠及奖学金:国际班学生除可申请学校通用奖学金外,我校专门设立了国际班英语学习奖励金;林肯大学有专为本国际班设立的学费减免及硕士奖学金:在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第三学年的成绩平均70分以上,被录取为林肯大学硕士研究生时即可获得林肯大学10%学费优惠;在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第三年的成绩平均75分以上,被录取为林肯大学硕士研究生时即可额外获得林肯大学奖学金1万纽币。

特别说明

1) 学生完成前三年学习后,如因各种原因未能入读新西兰林肯大学,由学校依据相关规定安排入读本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普通班学习;前三年所缴纳的通识教育、双语教学、英语强化、专门培训等费用不退还;第四年学费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收费标准缴纳。

2) 学生入读新西兰林肯大学后,如因各种原因无法继续在国外学习,在不超过我校规定的学习年限下,可申请转回本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普通班学习。

3+1课程衔接办学模式

学生前三学年在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进行通识教育、语言技能强化、学科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学习;第四学年进入英国爱丁堡龙比亚大学学习土木工程专业的学术写作(英文)及多门专业课程。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和爱丁堡龙比亚大学互认本科阶段的学分,完成两校共同商定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者获授予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本科毕业证书和工学学士学位,以及爱丁堡龙比亚大学工学学士学位。 

收费标准

1) 向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缴纳四学年土木工程专业、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费,缴纳三学年的住宿费和其他国家规定的费用。

2) 前三年向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缴纳经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备案的通识教育、英语强化培训等费用2.5万元/年,共7.5万元。

3) 第四学年在爱丁堡龙比亚大学就读期间的学费、住宿费及杂费等按爱丁堡龙比亚大学收费标准办理。爱丁堡龙比亚大学一年的学费约1.1万英镑(已减免20%学费),生活费(含住宿费)约6,300英镑。 

五大优势

1. 学习环境优美、安全:爱丁堡是一个风景优美的欧洲历史文化名城,被联合国评为首批世界文学之城,曾连续两年被联合国评为“全球最宜居城市”,其总人口的20%为学生,民风淳朴安全。

2. 单独培养,英语提升快:前三年聘请两名以上外教小班教授英语,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部分专业课双语或全英教学,为学生赴英国学习做好准备。

3. 便于申请世界名校的硕士或博士学位:四年的学习可以获得中国及英国两高校的学士学位,英国高等教育世界盛名,获爱丁堡龙比亚大学学士学位更便于申请世界知名大学的硕士或博士学位。例如,我校已有学生参加该项目后被英国伯明翰大学录取攻读硕士学位,今年有参加3+1的学生在就读大四的3月份即获英国大学排名第6、QS世界大学排名29的曼切斯特大学等多所世界排名前100大学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

4. 中英两校教授联合培养,行业认可度高:两校教授共同研制本科四学年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融合两国两校教育思想与模式;前三学年爱丁堡龙比亚大学不定期派老师来做学术讲座或授课,定期对国际班学生进行英语水平测试;两校合作强化学生的学术英语、中英文化教育和专业双语教学;教育国际化,以达到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目标。

 英国爱丁堡龙比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在英国排名19,获得了英国四大行业协会的认可,是成为世界公认的结构工程师的必备条件,该专业学位获得英联邦国家的普遍认可,可在英联邦国家就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一直是留学英国的热门专业,英国在该方面的发展一直与美国并驾齐驱,科研水平以及教学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毕业生就业非常容易,而且工作环境好起步薪资也较其他专业高。爱丁堡龙比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和电子电气工程专业所在的工程与建筑环境学院两度获英国高等教育最高奖——女王年度纪念奖。

5. 学费优惠及奖学金:除可申请学校通用奖学金外,我校专门设立了国际班英语学习奖励金;爱丁堡龙比亚大学将给予国际班每位学生20%的学费减免,并提供至少一个总额为5,000英镑的优秀学生奖学金。同时所有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学生还可享受爱丁堡龙比亚大学提供的国际学生奖学金的机会。 

特别说明

1) 学生完成前三年学习后,如因各种原因未能入读爱丁堡龙比亚大学,由学校依据相关规定安排入读本校相同的土木工程专业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普通班学习;前三年所缴纳的通识教育、英语强化培训等费用不退还;第四年按土木工程专业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收费标准缴纳学费。

2) 学生入读爱丁堡龙比亚大学后,如因各种原因无法继续在国外学习,在不超过我校规定的学习年限下,可申请转回本校相应专业普通班学习。


学生校园文化活动


为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学生追求进步、崇尚文明、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热情,同时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归属感,增强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结合学校工作实际,我校批准成立了多个校级学生组织,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与发挥创造力的舞台,进一步活跃了学生校园文化活动。

1. 校团委五部门。设置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实践部、社团部,主要负责统筹协调全校各级团学组织、学生社团工作; 主要工作包括:团内“智慧团建”系统管理、团组织 关系转接、团费收缴、发展团员、“青马工程”及学 生干部培训、青年思想引领、团属各类新媒体平台管 理、社团管理等;主要活动包括:五四评优表彰活动、 团日活动、青年大学习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

2. 校学生会。以“团结、务实、进取,服务仲恺人”为宗旨,服务全体仲园学子。每年组织开展学术科技节活动、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如“仲恺青年说”、辩论赛、 演讲比赛、心理微电影大赛、“三行情书”大赛、厨王争霸赛、“仲恺杯”“香凝杯”篮球赛、“仲恺杯” 足球赛,协助举办迎新晚会、校园 K 赛等活动。

3. 学生社团联合会。秉承着“联合,服务,创新,务实” 的宗旨,管理并服务全校 51 个学生社团,一直致力于加强我校学生社团的指导和管理,不断开辟与发展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丰富我校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主办百团大战、社团文化节、会员面对面等活动,是仲园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

4. 青年志愿者协会。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宗旨,定时定点地开展丰富、有意义的志愿服务活动。绿色校园行、服务集市、爱心市场等是校园志愿服务的品牌活动;爱心家教、助残活动、广交会志愿者等是青协的社区志愿服务品牌活动,并在此品牌基础上组建参与省市级多项志愿活动,为校内志愿者提供更多校外实践机会。

5. 红十字学生理事会。坚持“撒播爱心,奉献真情,让爱随心行”的 口号服务于仲园,在校内广泛开展红十字精神的志愿服务活动。定期开展无偿献血工作、健康知识科 普活动、艾滋病医疗知识讲座、急救证培训考证等活动,让更多学子了解医疗知识并参与其中。既践行了红十字“人道”,“博爱”,“奉献”的宗旨, 又增强了仲恺红十字学生理事会的社会责任感。

6. 大学生艺术团。设舞蹈队、合唱队、礼仪队、器乐队、话剧社、国标舞队六支艺术分队。艺术团为具有艺术特长, 热爱艺术的青年营造一个展示自我、交流艺术的平 台,每年为学校迎新晚会贡献多彩的节目,曾举办“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中国广播艺术团走进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文艺晚会,高质量的节目,让他们在艺术舞台领域中创出自己的一流水平。

7. 校友工作志愿者协会。 以“辅助校友联谊,为母校办学贡献一份力”为宗旨,加强在校生与广大校友的沟通联系,搭建在校生学习、实践和成长新平台,拓展学校校友服务工作新渠道。

8. 大学生创新创业联盟。主要由无线电协会协会、财务与会计协会、植物景观协会等 15 个学术科技类协会组成。大学生创新创业联盟主要负责仲园大学生“创新基金”“创业基金”、广东省“攀登计划”“学术科技节”“青创营”、 广东省和全国“挑战杯”“创青春”等科技项目、竞赛活动对接,每年举办“挑战杯”仲园大学生学术科技(或创业)项目路演活动。通过开展各类学科科技竞赛和技能训练,鼓励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创业活劢, 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9. 学生新闻中心。分设编辑部、记者部、摄影部、策划部、网宣部、公关部等,负责学校舆论宣传的重要组织结构,协助学校完成校报和网络新闻的采编工作;

10.  广播台。分设节目部,司仪队,秘书部,传媒部,外联部,宣传部,采编部,剧团等,是仲园唯一的有声媒体,以“传播仲园先进文化,服务仲恺人”为宗旨,弘扬正气,歌颂时代主旋律。

11. 新媒体工作室。分设采编部、美编部、摄制部和技术部,负责学校网络宣传的重要组织,协助学校运营和管理新媒体平台,是学校网络舆论宣传的新生力量。

12. 易班学生工作站。由学生工作部(处)易班发展中心负责指导的校级学生组织,主要负责利用易班平台组织和开展各项网络文化活动,传播校园网络文化。易班学生工作站坚持把“理念领先 科学推进 提升品质 立德树人”作为易班工作的总目标,把为广大学生提供教育教学、生活服务、文化娱乐、思想引领等综合性服务作为核心任务,致力于把易班打造成全校师生的重要交流平台和活动的重要展示平台,使易班真正成为我校学生的网上精神家园。

13. 学生事务管理服务中心。在学生工作部(处)指导下,协助各职能科室开展学生日常事务的管理、服务,关注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问题,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协助维护校园和谐稳定。开展学风建设巡查、读书分享、宿舍文明创建比赛、学生管理制度知识竞赛、校园安全教育和诚信教育宣传等系列活动。


办学历史


为纪念廖仲恺,弘扬他的爱国精神、革命精神,完成其扶助农工的宏愿。1925年10月,何香凝、谭平山、甘乃光等人向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提案,在广州建仲恺纪念公园并在公园内附设农工学校。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决议设立“仲恺先生纪念筹备委员会”负责筹办,广州国民政府划拨原大元帅府东侧土地作为校址。

1927年3月,仲恺农工学校正式开学,首批招生98人,何香凝首任校长。为继承廖仲恺先生扶助农工的事业及反帝爱国精神,学校以蚕桑专业为初设专业。抗战爆发后,仲恺农工学校被迫“五迁校址”,在流亡中坚持办学。1937年9月,学校搬迁至南海县西樵山官山圩;1938年8月迁至中山县南屏乡;1940年2月迁至澳门;1940年9月,北迁粤北乐昌县西乡桂花村。仲恺农工学校师生每到一处,都宣传抗日,扶助农工,生产自救,在战斗中学习成长。

1942年,学校更名为“广东省仲恺高级农业职业学校”,后增设高级农村合作科专业。1944年10月,学校迁址至罗定县松朗乡。抗日战争胜利后,何香凝致函国民党最高当局,要求“恢复其原有制度及精神”,保护校产,回原址复办学校。1946年,广东省仲恺高级农业职业学校在广州原址复校。1950年1月,学校更名为“广东省仲恺高级农业技术学校”。新中国成立后,学校于1954年春更名为“广东省仲恺农业学校”,主要专业有农作物、养蚕、兽医、植物保护、土地规划、农机、经作等,办学规模得到空前扩大。1980年,学校被列为全国重点中专。

为了更好地纪念廖仲恺、何香凝先生,更好地培养高级农业技术人才,适应国家“四个现代化”的需要,国务院副总理王震提出要将仲恺农校办成大学本科院校。1984年8月,在廖仲恺先生遇难59周年纪念日,经教育部、农牧渔业部批准,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定名为“仲恺农业技术学院”,校名由时任国家副主席的王震题写。1985年起招收专科生,1987年起开始招收本科生。从此,仲恺学校步入高校行列,学校发展的新基石由此奠立。2008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正式更名为“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20年,学校迎来了93华诞。


周边环境

    学校海珠校区位于珠江之滨,海印桥与江湾桥之间,毗邻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

    学校白云校区位于位于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镇的广州第二大学城(钟落潭高校园区)。



通讯地址

海珠校区: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仲恺路501号仲恺农业工程学院,510225白云校区: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广新路388号仲恺农业工程学院,510550

联系电话

咨询电话:020-89003030 传真:020-89003030电子邮箱:zsb@zhku.edu.cn
上一篇:飞行员执照有几种? 下一篇:2024年空乘专业专科的大学哪些?
咨询咨询
快速咨询
育人TOP

上学如此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