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简称大马,也是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创始国之一。亚洲四小龙之一。
首都吉隆坡(Kuala Lumpur)
吉隆坡还是这个多民族、多宗教国家的缩影,市内清真寺以及佛教、印度教的寺庙随处可见,基督教的教堂也有20多座。
官方语言为马来西亚语,一种标准化的马来语。
英语在马来西亚社会的许多领域,是一种活跃的第二语言(sl)。
华语是马来西亚华人圈中普遍使用的一种含有当地特色的语言,使用人数约6百万。 “下南洋”:自明朝开始,便有大批华人向东南亚移民。清朝,大量华工越洋谋生,其中以广府人、闽南人以及客家人最多。故形成今日,东南亚华人多以此三族人口组成。虽然马来西亚华语是以中国现代标准汉语为基准,但受到当地历史、文化 与社会环境等的影响,跟普通话有一定的差异。
文化风俗
马来人没有固定的姓,所以在称呼他们时并不以他们的姓作为称呼。马来人的名字可分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他们的名字有时会省略。第二个部分是他们父亲的名字。
在非正式的场合,对小辈较为亲昵的称呼为弟弟或妹妹,名字则可省略。对年级较大的男士可称为意为伯父,意为伯母。
在日常场合,用某某先生,称呼女性,意为某某女士。
此外,对有人封号的人可直接尊称其封号或封号加姓名。
见面礼
传统的马来人见面礼十分独特。他们在见面时会用双手握住对方的双手互相摩擦,然后将右手往心窝点一点。对不相熟的女士则不可随便伸手要求握手,男子应该向女子点头稍行鞠躬礼,并且主动致以口头问候。现在西式的握手问好在马来西亚是最普遍的见面礼,不论用在马来人、华人或印度人都可通用无阻。
进餐
马来人忌食猪肉、饮酒。在马来餐厅用餐时若看到餐桌上有一个大大的水壶时,别误以为是装着饮用水的茶壶,其实里面的水是用来洗手用的。一般马来人都是用右手抓饭来吃,所以用餐前及用餐后洗手是马来人餐桌上的礼节。在马来西亚,除非主人允许,否则不管是到访马来人、华人或印度人的家,都需在入门前先脱鞋子。到马来人家做客,如果主人安排坐在地板上的垫子上,男性应盘腿而坐,女性则应把腿偏向左边而坐。
其他禁忌,特别注意
不可用食指指人,若要指示方向,只能用拇指。与马来人打招呼、握手、馈献礼品或接物时不可用左手。若用左手接物或打招呼,是对他们不敬的举止。
马来人忌讳别人触摸其头部,除了教师或宗教仪式外,任何人都不可随意触摸别人的头部。不要把脚底展露在他人面前,用脚底对着人是对别人的侮辱。
饮食
马来菜和其他东南亚国家的菜肴类似,口味较重,多以胡椒和咖喱调味。其中较出名的食物有椰浆饭、香喷喷的沙嗲(鸡肉、牛肉及羊肉串)、马来糕点、竹筒饭、沙爹、沙律啰惹、咖喱鸡、飞天薄饼、黄姜饭等。马来西亚可以说是一个美食天堂(好像大家有点流口水的感觉)。酒水很贵,马来西亚信封伊斯兰教人比较多,不允许喝酒,啤酒约于20马币,相当于人民币42元人民币/瓶。其他酒水就更贵了。
气候
马来西亚因位于赤道附近,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四季如春,单衣即可,气候非常好,而且不热,非常干净,每晚都会下场下雨,非常准时,雨后就会使城市被大自然自然洗礼的干干净净。
随时播种,全年都有收获
对外关系——中国
中马两国之间有着悠久的历史往来。中马建交以来,两国不断拓展和深化双边关系,给双方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也为促进两国和本地区的繁荣与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
双方将进一步加强在广泛领域的协调与合作,共同促进两国和本地区的和平、稳定、安全、和谐与发展。
马来西亚每个人西服上会佩戴一个徽章,上面有一个1,我就问题这是什么意思?校长告诉我:“代表一心一意共同体,”国徽上有一句话:“团结就是力量”(有点像中国的语言)。马来是一个非常安定和团结的民族,也是亚洲的四小龙之一,收入水平平均在2-3万人民币/年,生活成本底,人民安居乐业,国家的国际教育氛围非常好,每个家庭至少有一个孩子要安排出国留学,或者参加各种国际交流交换的项目,使孩子从小就接受国际化视野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