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学费留学挂科后,之前的学费减免会失效吗?”“挂科几次会被取消免学费资格?”不少享受免学费政策的留学生,一旦遭遇挂科就陷入恐慌。其实免学费资格与挂科的关联,取决于所在国家、院校及减免类型,并非一挂科就失去减免。
核心结论:分类型判定,多数有补救空间
免学费留学的挂科影响,核心看“学费减免的性质”——公立院校政策性减免、政府奖学金类减免、院校自主减免的规则截然不同,挂科后的处理方式也有差异:
多数公立院校的政策性免学费(如德国、挪威公立大学),仅要求学生保持“正常注册状态”,挂科后只要及时补考或重修通过,不会直接取消学费减免;但政府奖学金类减免(如CSC公派、日本文部科学省奖学金),通常对成绩有明确要求,挂科可能触发警告甚至取消减免。
不同减免类型的挂科影响:3类场景详解
1. 公立院校政策性免学费:挂科不直接取消,重修需付费。德国、挪威、芬兰等国的公立大学,对国际学生的免学费政策属于院校基本福利,核心要求是“按时注册、正常完成学业”。挂科后可参加补考(多数院校提供1-2次补考机会),补考通过仍保持免学费资格;若补考未过需重修,部分院校会收取少量重修费(如德国某大学重修一门课收200欧元,远低于学费),但整体仍属“免学费框架”。
例如在挪威科技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留学生挂科“工程力学”后,参加补考通过,学费减免资格未受任何影响;仅当连续2年多门课程挂科导致无法正常升级时,才会被要求暂停注册,暂停期间不享受减免。
2. 政府奖学金类减免:挂科触发警告,多次不通过取消资格。中国CSC公派、日本文部科学省奖学金、韩国政府奖学金等,这类减免通常附带“成绩条款”,要求平均分不低于3.0(满分4.0)或无挂科记录。挂科后会收到“学业警告”,需在下次考试中补过;若同一门课挂科2次或连续2学期有挂科,会被取消奖学金(含学费减免),甚至需退还已减免的学费。
以CSC公派留学为例,若留学生挂科1门,需提交《学业改进计划》,补考过后续享受减免;若同一学年挂科2门及以上,CSC会终止资助,学费需自行承担。
3. 院校自主减免:规则灵活,看院校具体要求。部分院校为吸引国际生,会自主提供学费减免(如荷兰部分应用科学大学),挂科影响由院校自行规定。多数院校会设置“挂科阈值”,如单学期挂科不超过2门可保留减免;若挂科导致学分未达标,可能需按比例缴纳学费(如挂科3门以上缴纳50%学费)。
挂科后补救:3步保住学费减免资格
1. 第一时间查规则:明确院校处理流程。登录院校官网“国际学生办公室”板块,或查阅入学时签署的《学费减免协议》,确认挂科后的处理规则——如补考次数、重修要求、成绩预警标准等。若条款模煳,直接联系辅导员或国际生顾问,避免因信息差错过补救时机。
2. 抓住补考/重修机会:快速补回学分。多数院校对首次挂科提供免费补考机会,需在规定时间内报名(如德国院校补考报名期为挂科后1个月内);补考未过需重修,部分政府奖学金项目允许“重修通过后恢复减免”(如韩国政府奖学金)。建议挂科后主动联系授课老师,获取复习重点,提高通过率。
3. 提交申诉或改进计划:特殊情况可豁免。若因疾病、意外等不可抗力挂科,可准备医院证明、事故说明等材料,向院校“学业申诉委员会”提交申诉,申请成绩豁免或额外补考机会。政府奖学金项目中,提交《学业改进计划》(含补学方案、时间节点)并获批准后,也可保留减免资格。
避坑提醒:2个关键动作提前做
1. 入学前吃透减免条款。重点关注《学费减免协议》中的“学业要求”,如是否有“GPA最低标准”“挂科上限”“重修规定”等,避免因忽视条款陷入被动。例如日本文部科学省奖学金明确“连续2学期GPA低于2.5取消减免”,需提前做好成绩规划。
2. 主动规避挂科风险。国外课程注重课堂参与和论文质量,建议课前预习课程大纲、定期与教授沟通学习进度;若发现某门课吃力,及时申请“课后辅导”(多数院校为国际生提供免费辅导),或在“退课截止日期”前退课,避免挂科记录。
总之,免学费留学挂科并非“一棍子打死”,政策性减免容错率高,奖学金类减免有补救空间。关键是提前明确规则,挂科后快速行动,通过补考、重修或申诉保住减免资格。只要积极应对,就能避免因一次挂科影响留学规划。
免责声明: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联系邮箱:543779269@qq.com。
“双非本科能申新加坡公立硕士吗?”“NUS、NTU会歧视双非背景吗?”“双非生比985/211多哪些申请条件?”新加坡公立硕士因高认可度和优质资源,成为留学热门选择,但“985/211偏好”的说法让不少双非申请者望而却步。其实双非背景完全可以申请新加坡公立硕士,只是需在均分、语言、科研等维度形成差异化优势,部分院校和专业的双非录取率甚至达20%-30%。
“申请新加坡本科要满足哪些条件?”“高考多少分能上NUS、NTU?”“除了高考还有其他申请路径吗?”……新加坡本科因优质教育资源和高认可度,成为国内学子留学热门选择,但不同院校的申请门槛差异较大,尤其是高考成绩要求让不少申请者困惑。
“SUTD申请难度比NUS低吗?”“高中理科不好能申SUTD吗?”“跨专业申SUTD硕士有机会吗?”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SUTD)作为新加坡公立大学中以“科技+设计”为核心的特色院校,因精准的人才培养定位备受理工科申请者关注,但独特的办学模式让不少人对其申请难度认知模煳。其实SUTD申请难度处于新加坡公立大学中等水平,低于NUS、NTU但高于SIT,且不同学历、专业的门槛差异显着。
“新加坡顶尖大学有哪些?”“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哪个含金量高?”“成绩一般能申新加坡私立大学吗?”新加坡作为东南亚留学热门目的地,其院校体系因“公立强、私立精”的特点备受关注,但不少申请者对顶尖院校名单、公私立差异认知模煳。
“韩国留学要写文书吗?”“不同专业文书要求一样吗?”“文书比语言成绩更重要吗?”文书准备是韩国留学申请中容易被忽视的环节,不少申请者认为只要语言和成绩达标就能录取,实则文书是展现个人竞争力的关键。韩国留学不仅需要文书,不同学历阶段、院校专业的要求差异显着,高质量文书能让申请者在同类背景中脱颖而出。
“韩国留学读了半年想转专业,可行吗?”“对当前院校不满意,能转到更好的大学吗?”“转学或转专业后学分能衔接吗?”……不少学子在韩国留学期间,会因专业适配度、院校资源等问题产生转学或转专业的想法,但对相关政策和操作流程并不了解。其实韩国留学期间转学和转专业均有明确路径,但不同学历阶段、院校层次的要求差异显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