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高考志愿填报的众多选择中,公费师范生以其独特优势吸引着众多考生。但报考公费师范生有明确的硬性条件,关乎学业成绩、个人素养等多个方面。
学业成绩方面,分数要求是关键门槛。国家公费师范生通常要求考生达到本省划定的一本线,在新高考省份,则需达到特殊类控制招生分数线 。如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教育部直属的六所重点师范院校,其国家公费师范生招生,基本都要求考生成绩在一本线之上。2024 年,在贵州省,国家公费师范生的最低录取分数为 607 分;在四川、湖南等地,该类录取分数也普遍在 600 分以上 。这是由于部属师范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竞争较为激烈。
而地方公费师范生,对成绩的要求相对灵活。一般需达到本省划定的本科线,在老高考地区,不少是参照二本线。例如,2024 年山东省省属公费师范生的最低录取分数要求在 550 分及以上;河南省同年地方公费师范生的最低录取分数,文科为 516 分,理科为 506 分 。部分省份因招生计划、报考人数等因素,省属公费师范生的录取分数可能仅比一本线高出 20 至 30 分,甚至一些定向教师岗位的录取分数线更低 。所以,未达到一本线的考生,完全可以关注地方公费师范生项目,仍有机会报考。
除分数外,基本条件也不容忽视。考生需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 。国家公费师范生无户籍限制,而省属(地方)公费师范生通常要求考生在实施范围地区内拥有连续 3 年以上的户籍 。
在身心条件上,考生要有良好的身体与心理素质,以胜任未来教学工作。身体条件需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相关规定,部分院校可能还会对身高、五官等有具体要求,如一些院校规定男生不低于 1.6 米,女生不低于 1.5 米 。心理素质方面,要能应对教学中的各类挑战与压力,部分院校会要求考生参加心理健康测试 。
政治素养与道德品质同样重要。考生要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社会主义,遵纪守法,有服务人民的思想,且无不良记录,未受过各类刑事处罚,在校期间未受过纪律处分 。
公费师范生报考有着清晰的硬条件。未达一本线的考生不必气馁,地方公费师范生项目提供了可行路径。考生应全面了解自身情况与报考要求,谨慎选择,为投身教育事业迈出坚实一步。
免责声明: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联系邮箱:543779269@qq.com。
在升学咨询中,不少家长和学生常将 “体育、艺术特长生招生” 与 “自主招生” 混淆,疑惑 “走特长生路径算不算自主招生”。实际上,两者既有关联又有明确区别 —— 部分特长生招生属于自主招生范畴,部分则是独立的招生类型,核心取决于招生主体(高中 / 高校)、政策依据和录取规则。想走特长生路径的考生,需先理清两者关系,避免误解影响升学规划。
随迁子女,即户籍登记在外省(区、市)、本省外县(区)乡村,随务工父母到输入地城区、镇区(同住)并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他们在升学路上常面临诸多疑问,其中 “能否报考公办高中自主招生” 备受关注。事实上,这一问题答案取决于当地政策、学籍状况以及随迁子女父母的相关条件,不同地区有着不同规定。
不少学生通过自主招生拿到某所学校的录取通知后,可能因 “收到更心仪学校的 offer”“职业规划调整” 等原因,想知道能否放弃已录取学校,转去其他学校。实际上,自主招生录取后能否更换学校,核心取决于 “学籍是否注册”“录取类型(中职 / 高校)” 及 “其他学校的招生规则”。
提到 “自主招生”,不少学生和家长觉得 “门槛高、只招有竞赛奖的学生”,尤其是没参加过竞赛的学生,会直接放弃报考机会。实际上,自主招生分中职、高校两个阶段,不同阶段的报名门槛差异较大,且 “竞赛奖” 并非唯一敲门砖,没竞赛奖也能通过其他优势报考。想走自主招生的考生,可先理清门槛真相,避免错过机会。
在教育升学选择中,计划外招生项目常因灵活性吸引不少学生和家长。但近年来,一些计划外招生项目中途停办的消息,让大家心生担忧。像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因美国密歇根大学以国家安全为由终止合作,结束了长达 20 年的学术合作关系,这一热门项目也随之停办。那么,计划外招生项目到底会不会中途停办?哪些因素会影响呢?
在教育升学的选择中,计划外招生与统招(计划内)常让人困惑。尤其在中等职业学校、高校招生时,两者在招生依据、录取流程、学历认可度等方面存在显着差异,搞清楚这些,有助于学生和家长做出更合适的升学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