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改革,实现5:5分流,加大中职教育的发展力度,培养更多职业技术型人才,那么2023年中考3大新变化会有一半学生上中专?
1、3-5年建1000所中职院校
2月23日教育部召开的会议中,主要表述了职业教育工作的推动问题,明确表明:“优化中职教育布局,通过撤销、合并、转型、托管等形式,在3-5年间建设1000所全新的中职院校,力争在2023年完成中职教育的基础建设工作,与此同时打开中职教育的格局。”这一新变化或者新改革,能说明教育部对于加大中职教育的管理和建设的决心,建设越来越多符合标准的中职院校,也将会有越来越多学生进去学习 ,大有推动中考5:5分流的意味。
2、高中禁止大班制教学,每校招生少于3000人
此前不少地方高中有大班教学,一个班里有六七十人,2021年底教育部明确规定,高中禁止实行大班教学,每个班的人数不能多于56人,且一个学校招收的学生总数量不得超过3000人。禁止大班教学的初衷 ,肯定是让每个学生享受优质的师资,实行小班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但是间接控制了上高中的人数,不允许那么多学生上高中了,也是在加快中考对半分流。
3、中考题型发生改变
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近两年题型都有一定的变化,变得灵活多变,不再是单一死板的题型,以此来选拔出更有创新意识,懂得举一反三的学生。这样的学生无论是在学习方面还是科技发展方面,都能起到推动的作用,而不是单一的复刻,这样的学生不易成为高分低能儿,不是书呆子,才真正的是学习的那块料。题型的改变,肯定会淘汰一批死读书,不懂变通的学生,也加快了中考5:5分流的速度。
从上述三大变化,看得出教育部发展中职教育的决心,有此决心肯定会拨款大力建设中职院校,从师资到教学设备再到职业发展规划,都会有不同的光景。有专家预测,未来10年间中职教育高速发展,将来上职高读中专的学生,发展的不一定比上普高考大学的学生差,将来走职业技术路线,成为领域内的精英人才。所以中考被分流到中职的学生,无论是薪资待遇和社会地位都会很高,且不用跟百万本科大学生抢工作,混得不比大学生差。
免责声明: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联系邮箱:543779269@qq.com。
在初中毕业升学选择中,“3+4 中本贯通” 与 “普通高中 + 高考” 是两条主流路径,不少考生和家长纠结 “哪条更划算”。实际上,3+4 中本贯通作为衔接中职与本科的贯通培养模式,在升学难度、培养特色、时间成本、就业适配性上有独特优势,更适合 “偏实践、想稳拿本科学历” 的学生。
3+4 中本贯通在读生常因 “专业兴趣不符”“家庭地域变动” 想调整专业或学校,却担心 “贯通培养模式特殊,无法操作”。实际上,3+4 中本贯通转专业、转学并非完全不可行,但受 “分段培养协议”“院校合作框架” 双重约束,且中职阶段与本科阶段的调整规则差异显着,需经过所有合作主体同意。
在 3+4 中本贯通报考中,不少考生和家长担心 “通过中职升本科的路径,学历含金量不如高考直接考上的本科”。实际上,3+4 中本贯通毕业后获得的是全日制普通本科学历,与高考本科在学历性质、证书样式、升学就业认可度上完全一致,不存在 “含金量差异”。
在 3+4 中本贯通培养中,“转段考试” 是衔接中职与本科的关键门槛,不少考生担心 “考试太难考不过”“万一失败前途受影响”。实际上,转段考试的难度 “低于高考、高于中职学业水平考试”,且通过率稳定在 80%-90%,只要认真备考大概率能通过;即便失败,也有明确的补救路径。
在 3+4 中本贯通报考中,不少考生和家长关心 “七年学习是否都在同一所学校”“会不会中途换校区”,担心适应新环境影响学习节奏。实际上,3+4 中本贯通的核心是 “中职与本科分段培养”,七年不会都在一所学校,大概率会在中职、本科阶段更换学习地点,部分情况还会因院校校区规划在本科阶段内部换校区。
在职业教育升学路径中,“3+4 中本贯通” 因能让学生直通本科备受关注。然而,不少初中毕业生和家长对其录取分数心存疑虑,不确定自身成绩是否符合要求。实际上,“3+4 中本贯通” 的录取分数线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受地区、专业、报考热度等多种因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