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单招生进入学校之前都会进行单招考试,那么单招考试报名考试时间是那个阶段?
1、2月做好报考准备
请考生注意,只有报名了2023高招,才能参加2023单招。如考生未进行高职单招报名,可以到当地招生考试机构,咨询是否可以进行高职单招补报名。 如考生已进行高职单招报名,在这段时间内,建议开始了解院校、专业,查阅往年招生章程,对想要报考的单招院校和专业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3月单招政策发布
按照往年惯例,高职单招政策一般在这个时间段发布,考生需要注意的是:本年度单招报考时间,招生院校名单。
3、4月单招报名及考试
在单招政策发布之后,单招正式报名之前,各院校单招招生专业以及计划会陆续发布。 在这个时间段内,考生需要注意的是:确认报考院校的考试内容、时间、地点,专业的录取规则,准考证打印。 另外请关注各单招院校免试或加分政策,如有符合条件者,请在规定时间内,及时进行免试或加分申请。
4、4月下旬录取名单公示
一般考试后一周,单招院校官网会进行录取名单公示。 如果考生已被录取,就不能再参加高考、对口升学录取; 如果考生未被录取,则不影响后续继续参加高考、对口升学。
5、5-8月单招录取通知书发放
录取公示结束后,单招院校会将录取名单报送省教育考试院,进行后续的录取工作。 关于录取通知书的发放,部分单招学校在五月份进行,部分单招院校会与统招专科批录取通知书一起发放,具体请关注高校官方通知。
6、6月高考、对口升学
如果单招考生未被录取,不影响后续继续参加高考、对口升学,所以考生如果落榜,不要灰心丧气,及时调整心态,高招、对口升学还有录取机会。
7、9月办理报到入学
高职单招录取的考生,会与高招、对口升学录取的考生一同办理入学,入学后的教学、考试、住宿、学费、毕业等方面待遇没有任何差别。
上述的这七点在每个月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一点,我们既然要参加单招那么就要时刻关注这些,如果有想要报名的可以填写信息来报名!
免责声明: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联系邮箱:543779269@qq.com。
高职提前招生的 “评分规则” 和 “公平性” 是考生及家长关注的焦点,不少人担心 “评分标准不透明”“存在暗箱操作”。实际上,高职提前招生评分有明确的标准化流程,且受多重监管,“黑幕” 基本无生存空间。
不少通过高职提前招生被录取的考生,会担心 “提前入学是否影响后续专升本”“能不能和普通高考生一样升本科”。实际上,高职提前招生录取的学生与通过普通高考、高职单招录取的学生,在学历性质和专升本权利上完全一致,均可通过多种合法途径提升至本科层次。结合最新政策,今天为大家梳理 5 种主流专升本途径及报考要点。
高职提前招生志愿填报阶段,“能报几所学校”“专业志愿怎么填才不浪费机会” 是考生和家长最关心的两大问题。由于各省政策和院校规则存在差异,盲目填报易错失录取机会。结合全国主流政策与志愿填报经验,今天为大家梳理清晰报考数量限制与专业志愿填报技巧。
高职提前招生作为高职院校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其 “文化门槛” 和 “合格考成绩要求” 是考生报名前必须厘清的关键问题。不少考生疑惑 “文化成绩怎么算分”“合格考有 E 还能不能报”,结合各省高职提前招生政策与院校实际要求,今天就为大家逐一解答。
在单考单招备考中,技能考试是核心环节,也是考生最关心的部分 ——“考什么”“怎么考”“不及格会不会直接落榜”,这些疑问直接影响备考方向。结合各省单考单招政策与院校实际考核情况,今天就为大家全面拆解技能考试的关键信息,明确不及格的影响。
在单考单招的咨询中,“哪些人能报名” 是考生和家长的高频问题,尤其是普高生、社会青年、退役兵等群体的报考资格,常存在认知误区。结合各地招生政策和教育部规定,今天就为大家详细梳理单考单招的报名条件,明确不同身份考生的报考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