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单招调剂到滑档是我们最不想发生的,但是单招服从调剂后一定会被录取吗?
首先告诉大家服从调剂并不一定会被录取。单招考试服从调剂,是在分数上不了填报学校的情况下,服从调剂,就可能被其他学校录取。这个的几率不好说,要以当年的具体录取情况来定。
也有原因可能会被退档,具体如下:
(1)所报专业已招满,且不服从分配,原因就是自己分不高,但报了热门专业导致的。
(2)虽然总分较高但相关科目成绩较低,部分专业对一些科目成绩有要求。
(3)身体条件不符合所报专业的要求或体检不合格,很多专业对学生的身体有要求。
(4)高考分数在被投档考生中偏低,高校已经录取额满,这个是最常见的原因,主要就是分太低了。
(5)不符合高校招生章程中录取规则条款的相关规定。如只招男(女)生,年龄超过要求,身高不符合要求,不认可某类政策加分等等。
(6)报考军队院校的军检、政审不合格等。
所以我们在单招考试之前就把所有功课都做好包括选择专业,只有考出一个好的成绩才能避免这些调剂甚至滑档的可能性。
免责声明: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联系邮箱:543779269@qq.com。
对于有志于报考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2026年是否开展高职提前招生、具体的考试报名时间是备受关注的关键问题。从目前各省已释放的政策信号及历年招生规律来看,2026年高职提前招生大概率会继续开展,且各省报名时间已逐步明晰。
高职提前招生为考生提供了多元化升学路径,不少人关心是否有免试或加分政策,以降低报考难度。实际上,各省及招生院校普遍设有免试和加分优惠,但仅针对特定人群,且有明确条件限制,并非所有考生都能享受,以下从免试、加分两类政策分别解析。
高职提前招生考试作为 “提前升学” 的关键环节,考生最关心的莫过于 “考什么” 和 “难不难”。实际上,考试内容因报考群体(普高生、中职生、社会人员)不同而差异显着,难度也并非 “一刀切”,而是与考生基础、考核侧重直接相关。
高职提前招生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招生渠道,不少考生关心: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社会人员是否都能报考?实际上,这三类人群大多符合报考基本要求,但不同身份的考生需满足各省及招生院校的具体条件,并非 “无条件报考”。
在升学选择中,“高职提前招生” 常被考生和家长提及,但不少人对其定义及与 6 月高考的关系存在疑惑。究竟什么是高职提前招生?它和 6 月高考是否冲突?
“三二分段” 是中职与高职贯通培养的重要模式,学生先在中职就读 3 年,通过考核后可直接升入对口高职院校就读 2 年,毕业后获全日制大专学历。不少三二分段中职生会困惑:自己是否还能额外报考高职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