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大学创立于1911年,是香港的首间大学,亦是香港的第一学府。港大的前身为1887年设立的香港西医书院,国父孙中山先生是其首届学生。早年香港大学的招生对象除本地华人和外国人外,还包括来自中国各地和东南亚的学生。当时很多华人也经香港移居欧洲、美国和世界各地,所以香港双语教育的影响力足以延伸到海外。
建校初年,香港大学只有数十名本科生。发展至今,港大已成为面向国际的综合型大学,教学、科研并重。大学现有十所学院,分别为:建筑学院、文学院、经管学院、牙医学院、教育学院、工程学院、法律学院、李嘉诚医学院、理学院及社会科学学院,为学生提供超过超过40项本科学位课程及逾百项研究生学位课程。在2021年公布的QS学科排名中, 香港大学有9门学科位列世界前二十五位。
香港大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并为学生提供国际化的学习环境和多样化的海外学习机会。港大采用全英文授课,逾半数教授来自海外。自2000年起,港大校园内汇聚过来自144个国家的学生,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中。港大现已于全球逾380所学校签订本科生海外交流协议,互换学生至对方校园进行一学期或一学年的学习。
「多元卓越入学计划」申请人可报考香港大学所有本科专业。
「多元卓越入学计划」申请人还可参加工程学院「香港大学-剑桥大学本科收生计划」和理学院「本科生科研培育计划」(含理学院「香港大学-剑桥大学本科收生计划」)的选拔,并有机会于高考前获得这两个特殊计划的录取优惠。申请人如有意报名香港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联合双学位课程,香港大学-巴黎政治大学联合双学位课程,及香港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联合双学位课程,亦可参加「多元卓越入学计划」,表现优异者将获得香港大学推荐。
香港大学将考虑申请人的综合学术及非学术素质进行选拔,符合以下任何一项的申请人,通过「多元卓越入学计划」报名均有机会获得港大入学优惠。
平时成绩优异;
曾获竞赛类奖项或学科特长,例如:奥林匹克竞赛,国家级/省级/市级学科竞赛,英文竞赛,写作竞赛,发明专利等;
课外活动经历丰富,例如:志愿者活动、游学活动、模拟联合国等;
领导能力出众,例如:优秀干部、优秀学生、学生社团领袖等;
文艺或体育特长
申请人需完成2022年香港大学「内地本科生入学计划」的报名,获取申请编号。
下载并填写「多元卓越入学计划个人信息申报表」,经学校核实后盖章。
填写「多元卓越入学计划」的网上申请 ,并上传「多元卓越入学计划个人信息申报表」。
在「多元卓越入学计划」中表现优秀者,可获得香港大学本科生入学的加分优惠。表现特别突出的申请人,则会在2022年高考前,获得香港大学有条件录取资格(Conditional Offer)。
二零二一年入学的非本地学生在港大修读首个本科学位课程的学费为每年港币十七万一千元,住宿费及生活费约为每年港币七万元。
入学奖学金
香港大学设立了丰厚的入学奖学金,奖励录取名单中部分成绩特别突出且综合素质优秀的内地学生,全额奖学金将涵盖学生在港大就读期间全部的学费。奖学金无需单独申请,获得港大录取的学生将自动被纳入奖学金考虑之列。
明德学子
香港大学一直致力于培育国际化优秀人才,今年将继续通过“明德学子”为新一年入读港大的精英学生提供海外学习机会及专属奖学金。“明德学子”除能获得足够覆盖就读期间全部学费及生活费的入学奖学金外,更将获大学推荐赴海外顶尖院校交换学习,并获得最高额度可达港币20万的海外交流奖学金资助。每年获香港大学录取的前1%的内地精英高中生有望获此荣誉。
“明德学子”无需单独申请,获港大录取的学生将自动被纳入考虑之列。
免责声明: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联系邮箱:543779269@qq.com。
“报考香港大学需要考雅思吗?澳门高校认不认托福成绩?高考英语130分能替代语言成绩吗?”在港澳升学咨询中,语言成绩要求是考生和家长的高频疑问。不少人因不明确规则盲目备考雅思,或因忽视语言要求错失申请机会。事实上,港澳高校对语言成绩的要求因“报考方式”“院校层次”“专业类型”差异显着,并非所有情况都需提交雅思/托福。
“提前申请了香港大学,高考后还能填内地985志愿吗?港澳高校发了录取通知,会不会影响内地统招提档?”这是港澳升学规划中,考生和家长最纠结的核心问题之一。不少人因担心“两者冲突”,在自主申请和内地统招间反复犹豫,甚至错失双线机会。事实上,港澳自主申请与内地高考统招并非“二选一”,但需掌握关键规则避免冲突。以下详解可行性、操作要点、风险规避及优化策略。
“报考香港中文大学要填高考志愿吗?香港大学需要提前申请还是等高考成绩出来?”在港澳升学规划中,“统招”和“自主申请”的区别是考生和家长最易混淆的核心问题。不少人因选错报考方式错失机会,或因重复申请导致流程混乱。事实上,港澳高校确实存在这两种主流报考路径,二者在申请时间、录取规则、适配人群上差异显着,选对路径能大幅提升录取成功率。
“高中拿了数学奥赛省二等奖,申请香港大学能加分吗?没有竞赛奖项是不是就没机会申港澳顶尖高校?”在港澳升学申请中,学科竞赛奖项的价值是考生和家长的高频疑问。不少人因“手握奖项不知如何发力”或“无奖项而焦虑”,实则学科竞赛对港澳高校申请的帮助并非“一刀切”,需结合奖项含金量、院校层次、申请模式综合判断。
“在香港大学读书,能去北京的互联网公司实习吗?港澳学生申请内地实习需要额外办手续吗?会不会因为不在内地读书而被歧视?”随着港澳与内地就业市场的融合,越来越多港澳高校学生开始关注内地实习机会。不少人因担心“身份限制”“信息闭塞”“流程复杂”等问题望而却步,实则港澳学生不仅能申请内地实习,还能享受专属政策支持,关键在于掌握正确的申请路径和技巧。
“在澳门大学读大一,能转到香港大学吗?港澳高校之间转校需要重新参加高考吗?难度比转专业大多少?”随着港澳升学选择多元化,高校间转校问题逐渐进入考生视野。不少人因不了解转校规则,误将“转专业”与“转校”混淆,或因信息闭塞错失调整机会。事实上,港澳高校之间支持转校,但属于“特殊申请通道”,规则比转专业更严苛,需满足成绩、学分、专业适配等多重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