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高考的即将来到,我们现在都在考虑自己要选择怎么样的学校,那么2022年高考艺术招生专业范围?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和《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名单(2021年)》中“艺术学”门类下设各专业,以及《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中高等职业教育专科和本科专业“艺术设计类”“表演艺术类”下设各专业和“民族文化艺术类”“广播影视类”等部分专业,统称为艺术类专业。
艺术类本科专业不得设专业方向。对因培养工作需要,确需在招生考试环节加以区分的,有关高校可设立招考方向(专业后加括号注明),如舞蹈表演(民族舞方向)。不得作为招考方向的情况包括:本科专业目录中已有的专业门类、专业类、专业名称;与本专业选拔和培养无合理相关性的方向;改变本专业所在类别属性的方向,如体育运动项目方向;具有管理类专业属性的方向等。
艺术生可以报什么专业:
1、艺术学理论类:艺术史论
2、音乐与舞蹈学类:音乐学、音乐表演、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舞蹈学、舞蹈表演、舞蹈编导
3、戏剧与影视学类: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文学、戏剧学、电影学、戏剧影视导演、表演、录音艺术、影视摄影与制作(特设专业)、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动画
4、美术学类:美术学、绘画、雕塑、摄影、中国画(特设专业)、书法学(特设专业)
5、设计学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公共艺术、工艺美术、艺术设计学、艺术与科技(特设专业)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参照艺术类本科专业管理要求统一规范属地高职(专科)层次艺术类专业范围,所以我们选择艺术的学生一定关注政府的一系列政策。
免责声明: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联系邮箱:543779269@qq.com。
提到服装设计专业的就业方向,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 “当服装设计师”,甚至担心 35 岁后创意衰退、职业发展受限。其实,服装设计专业的职业路径远比想象中宽泛,且 35 岁后也能通过职业转型或深耕实现持续发展。今天就为大家梳理服装设计专业的多元职业选择,以及 35 岁后的职业规划思路。
提到服装设计专业,很多人会好奇:日常学习是不是只围着画笔和缝纫机转?其实,服装设计是一门融合艺术、技术与理论的综合学科,课程设置远比 “画图 + 踩缝纫机” 更丰富。今天就带大家拆解服装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看看真实的学习日常到底是什么样的。
在高考志愿填报和专业选择中,不少对服装设计感兴趣的学生都会有两个疑问:服装设计专业必须参加艺考吗?0 基础的理科生能不能转去学服装设计?今天就为大家详细解答这两个关键问题,帮大家理清专业选择的思路。
“时尚管理留学回国认可度高吗?”“能不能用留学学历考公、落户?进国企会不会不被认可?” 这是很多计划出国读时尚管理专业学生的核心顾虑。事实上,时尚管理留学回国的含金量,取决于院校排名、学历认证情况,而考公、落户、进国企的认可问题,需结合具体政策与岗位要求判断,整体而言 “机会与适配性并存”,并非 “留学学历无用”。
“学时尚管理的女生,是不是要靠颜值身材竞争?”“行业里会不会因为是女性,得不到好机会?” 这是很多女生选择时尚管理专业前的核心顾虑。事实上,时尚管理行业虽与 “时尚” 相关,但并非 “颜值至上”,性别歧视也远没想象中严重,职业发展的核心仍取决于个人能力,而非外貌或性别。
“时尚管理毕业就能进 LV、Gucci 这些奢侈品牌吗?”“行业就业率高不高?起薪能有多少?” 这是很多选择时尚管理专业的学生最关心的就业问题。事实上,时尚管理毕业生进入奢侈品牌并非 “默认选项”,就业率与起薪也受岗位类型、学历背景、实践经验等多重因素影响,需客观拆解才能避免认知偏差。